中国搜铺网讯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莫言的获奖意味着世界更加注视中国,并对中国文学给予认可。这一认可,对于中国文学确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一时间,莫言获奖的消息成为网络热点,网民纷纷留言表达祝贺。名为“独行者”的网友留言称:“恭喜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中国第一人”,网友“有才酱”表示,“莫言好样的,重新扛起中国当代文化的大旗”。不仅如此,名人也纷纷转发祝福,知名作家龙应台盛赞“莫言为中国打开了一扇门”,新闻学界泰斗方汉奇也在微博上表达了祝贺。
在欣喜之余,我们也不乏听到理性的思考。网友“罗崇敏”表示:“这是他个人荣耀。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创作,不是集体功劳,莫言作品也只能代表他自己水平,代表不了其他人。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世界文学之巅;无人获奖也不必然说明中国文学在世界无一席之地。”评论员杨禹直言,“莫言获奖的积极意义很多,而中国当代文学缺少现实主义力作的遗憾,仍客观存在着。”更多的网友呼吁“让莫言继续创作下去”。
的确,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他立足于文学,并在自己文学创作过程中长期站在人的角度关注社会,正如诺贝尔评审委员会授奖词所说,“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莫言的获奖,打开了世界读懂中国文学的一扇窗口。
近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吸引了世界对中国作家的关注。但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便中国作家问鼎了诺贝尔文学奖,也并不代表中国文学问鼎了世界。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学大国,诞生过屈原、曹雪芹、鲁迅等文学巨匠。然而近现代作家中却鲜有人能达到前人的高度。一项调查显示,莫言获奖之后,59%的受访者表示未关注过莫言的作品。由此而言,近现代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内影响式微并非个别现象,而中国民众的“文学冷淡”也不是一日之寒。如果不是诺奖的“垂青”,寂寞的中国文学恐难唤醒广泛的关注。
莫言得奖也引发中国文学界的震荡。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认为,莫言获得世界性的文学奖项,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象征;作家毕淑敏也表示,这对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是好事。文学界名人纷纷感叹神话终成现实,莫言获奖虽不足以证明中国文学在世界舞台已经赢得一席之地,但起码中国作家群体由此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文学自信,其鼓舞和号召的意义将不局限于莫言一人。
如今有关莫言的作品引发销售热潮,各大书店频频缺货、断货。莫言获奖带来文学市场的回暖,对中国文学是一针兴奋剂,尽管其持久性还难下结论。
仰望诺贝尔的星空,脚踏中国的土地,我们更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莫言获奖在振奋中国作家精神的同时,其更大的价值在于激励更多的中国作家深入生活、关注社会,将文学的根茎深深地扎入“丰乳肥臀”的文化土壤,吸取来自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养分。只要中国作家顺应内心、不负时代,中国的文学天空必将众星璀璨。
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