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论坛全新上线,访问地址:http://www.3puok.com/bbs/......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中心 >> 研究分析 >> 正文内容
  • 全国楼价跌跌不休 广州房价环比已连降7个月
  • www.3puok.com 2012-05-19 10:42:46 
  • 中国搜铺网

    全国楼价跌跌不休

      国家统计局发布4 月份70 个大中城市楼价数据,一线城市仍未止跌

      超六成大中城市 新房价同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18 日发布数据显示,4 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仅有3 个,分别是哈尔滨、西宁和乌鲁木齐。同比下跌的城市则有46 个,比例超过六成,比3 月份增加了8 个。

      与上月相比,70 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中,4 月份价格下降的有43 个,持平的24 个,上涨的3 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 涨幅均未超过0.2%。

      与 去年同月相比,70 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6 个,比3 月份增加了8个;持平的城市有1 个;上涨的城市有23个,涨幅均未超过1.7%。同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 涨幅比3 月份回落的城市有18个。

      在二手住宅方面,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3 个,持平的城市有28 个,上涨的城市有9 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4%。与去年同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6 个,比3 月份增加了7个;持平的城市有2 个;上涨的城市有12个,涨幅均未超过3.2%。同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比3 月份回落的城市有9 个。

      数据显示,4 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中,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房价均同比下降。若以去年同月的价格为100,则4 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为98.7,上海为98.4,广州为98.8。

      广州楼价连降七个月

       记者报道: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楼市以价换量的局面已基本形成,国家统计局18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一线城市楼价仍在下跌。其中, 广州、深圳环比分别下降0.2%和0.4%,同比分别降1.2%和1.7%。值得注意的是,穗深一手房价是自去年10 月以来连续第二个月较上年同期下降, 广州房价环比更是7 个月都在逐月回落,下降趋势趋于明显。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显示, 温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13%)、环比(-3.9%)跌幅均为70 个大中城市中首位;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房价格同比、环比均小幅下跌。值得一提的是,统计局调查显示,4 月份全国70 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房地产价格连续第二个月较上年同期下降。

      记者查阅自2011年10 月以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发现,广州、深圳的一手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也是从3 月份开始的, 而环比价格则已连续7 个月都在“每况愈下”,但价格下调幅度则是比较平稳,基本都在0.2%-0.5%之间。然而,累积的结果终于在同比上显示出来。3 月份,广州房价同比终于录得0.3%的降幅,深圳降幅更达0.6%,4 月份同比降幅更扩大到1.2%(广州)和1.7%(深圳)。地产分析人士指出, 这是受政府持续两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 楼市成交量持续低迷, 开发商在此背景下继续降价促销的结果。

      但有评论认为, 虽然超过六成的大中城房价出现下降, 但远未回到合理区间。目前房地产业正经历结构转型的艰难过程,因此,“调控即将放松” 的预期很不靠谱。

      解读4月楼市数据

      触底还是回调?

      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房价数据显示,4 月份房价下降和持平的大中城市达67 个,但这并没有消除王丽的疑问。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她说:“现在成交量在回升, 有的楼盘又开始涨价;经济增速慢,存款准备金率又下调;好多地方政府微调政策,这是否意味着房价已经见底了? ”

      楼市一些细微的变化总会牵动人们的神经。当前房地产市场究竟是怎样一个状况?随着刚需的不断入市,房价是否会反弹? 如何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巩固来之不易的调控成果?

      楼市延续回调态势

      “今年前4 个月,房地产市场基本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回调态势。”住房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张小宏说。

      国家统计局18 日发布的数据印证了张小宏的判断。

      尽管一些重点城市3、4 月份成交量回升,但从全国来看,住房成交面积同比仍呈下降态势,自住性购房成为主流。张小宏说:“我们调研发现,不少项目首次购房比例超过70%,有的甚至达到90%以上。”

      部分降价促销力度较大、价格下调到位的中小套型项目成交情况明显好转,但一些原本定价较高、目前仍处于高价位的大套型项目市场表现仍然较差。

      张 小宏说:“总体来讲, 在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下, 房地产市场正朝着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大幅反弹有无基础?

      就目前的情况看,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目前, 以自住为目的的真实需求仍然很大,开发企业“以价换量”的空间依然存在, 而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已被大大缩减。

      张小宏说:“这应该是市场回归正常轨道的表现,而不是简单用回暖两个字所能概括的。只要市场供应能满足刚性需求,房价上涨的空间就不大。”

      从市场供应来看, 由于开发商的库存依然偏大, 未来潜在供应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研究员陈雪说:“房企销售和资金不会因为短期的成交上涨而明显缓解, 下半年释放库存的需求会更加明显。”

      作为调控利剑的限购政策始终高悬,不仅未松动而且更严格细化。北京近日要求,对于伪造居住证者,2 年内不得在本市购房。上海要求单身上海户籍人士如果名下已单独拥有一套居住房,不能再购买第二套居住房。分析人士认为,“这些举措传递出楼市调控决不动摇的信号。”

      中央多次强调楼市调控坚定不移,张小宏说:“这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巩固调控成效?

      当前,随着市场的深入调整,出现了不少有利于房价合理回归的积极因素,也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

      央行连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将有4200 亿元左右的资金被释放。受访专家表示:“如何更加严格执行差异化信贷政策,防止投机类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房地产市场,值得关注。”

      由于土地收入锐减, 地方政府一些放松调控的呼声再起, 坚定调控决心尤为重要。随着大量刚需的入市,保证中长期供应更是关键。

      对于如何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受访专家表示, 关键在于努力促进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和购房者三方心态的回归。

      调控下的楼市一再证明, 开发企业只有积极应对市场,以价换量、调整产品结构, 回归到售价与投入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才能取得好的业绩。而政府支持居民家庭购买首套房, 对投机投资性需求保持高压态势的政策,也改变了不少购房者的心态。

      6 月份, 全国40 个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即将联网, 这将为房产税的扩围提供了技术支撑。“那些期望通过房地产投资达到财富短期快速增值的人们该醒醒了。”

      据新华社电

      部分城市实施住房公积金“新政”,专家认为:

      对成交量影响有限

      不会大幅推高房价

      6月1 日起,山东临沂市9 县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将由20 万元提高至30 万元,安徽蚌埠、江西南昌、湖北武汉等部分城市近期也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或提高贷款额度,或延长贷款年限等。在楼市调控下,这些“新政”

      是为了提振“刚需”,还是地方政府“托市”之举?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殷旭飞认为, 近期一些地方出台公积金“新政”,意在刺激购房者的刚性需求,促使房地产市场供需得以平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表示, 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在于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当前有能力购房的人群因“限购”不能买房,而刚性需求却面临较大的购房困难,因此公积金“新政”出台是必要的,也正是房地产调控朝着精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表现。

      尽管是为了提振“刚需”,但仍有不少人担忧公积金“新政”是在“曲线救市”,是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一种变相松绑,这可能抬高房价,冲击当前来之不易的房地产调控成果。

      对此, 山东省青州市国泰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根伟等开发商认为,公积金“新政”实施后,虽然将会满足一定的首套房购房需求, 但对楼市的整体成交量影响有限, 因此不会大幅推高房价。

      “依照我国公积金管理制度,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的调整权限在地方政府,调整主要依据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公积金缴纳额度和房价变化而定。”武汉公积金中心贷款处负责人胡斌说,当前房价上涨已得到初步控制, 但是还仍未达到调控预期目标。“限购” 等主流调控政策仍将持续, 一些地方的公积金政策“微调”不会影响大局。

      山东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李铁岗认为,根据现行规定,住房公积金贷款主要用于首套购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因此房价不可能被推高。相反,住房公积金积极入市, 可以刺激开发商进一步增加普通商品房的供给量,甚至为房价继续下行创造条件。

     

     


    据中国搜铺网( 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