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昨日央行发布了2011年第3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显示了居民当前的经济生活意愿,它将影响今后的经济走向。因此从调查结论中,我们是可以看到未来的某些状况的。
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偏低,未来上涨预期依然强烈。 72%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增加3.8个百分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74.8%,比上季提高2.6个百分点。
本轮通胀的最大原因是信贷投放的高增长,货币超发成为常态。本来通过及时有效的货币紧缩可以将这个因素化为通胀的短期因素。可是一方面没有及时紧缩货币,另一方面这十多年来超发的货币累积太多,收缩政策不可能一下子过猛。因此,为了CPI在短期内不会上升过高,就只能在相当时期内保持CPI的高位运行。所以,虽然通胀最高点可能已经过去,但中国通胀的长期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就业与收入平稳,未来预期谨慎。中国经济目前没有任何衰退迹象,就业感受当然不会有大的问题。而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54.3%,较上季回落1个百分点,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仍不乐观。那是因为本轮通胀引起的职工工资增加现在已经基本结束。今后长期化的通胀,不可能是长期化地增加工资。
虽然在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下,各地房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浮,但居民依然感觉当前房价过高,预期未来房价以“稳定”和“继续上涨”为主。令人想不到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居民的投资意愿虽然比储蓄意愿低,但是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房地产居然还是占第一位,而“股票投资”仅占9.2%,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居民的感受是直观的,但也不是对未来没有研判。
当今投资什么都难,只能储蓄。然而储蓄存款长期负利率,居民眼看自己的辛苦节余天天缩水,实在不是滋味。
反过来,房价虽然在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在限购令的制约下略跌,但是这只是在行政干预下的房价控制。而市场的因素全是在夯实房价上涨的基础。
国内储蓄额高,也就是游资充沛,但国内投资渠道很少(现在兴起的理财产品可能是一条新的渠道,所以理财产品是这次央行调查中居民投资方式的次选),而这部分资金离岸的机会也很少,并且银行存款利率一直是负利率。而房地产投资,一方面中国城市化进程还未完成,房产需求刚性是长期的;另一方面中国目前没有地产税或资本利得税,导致购买和持有房地产的成本较低;再有,经过一个阶段的严重通胀,房价却未涨,实际上就是存在于房地产市场中的泡沫在挤出。这一系列因素都是在为下一阶段的房价准备上升空间。而行政干预手段毕竟不可能一直行使下去。
股票投资意愿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的确反映了当前股票市场的状况。在一再收紧流动性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很难有个像样的表现。不过,在严重通胀并且通胀长期化的情况下,股市投资怎么说都应该是一个家庭资产保值、增值的渠道。
一再抽紧流动性固然是当前货币政策的需要,但也影响了股市,而且使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当前货币政策虽然不会改变,但是宏观管理层已经注意到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贷款的问题。如果对中小企业贷款另有安排,流动性不再进一步抽紧,甚至略有放松,那么目前能够得到银行大量贷款的那些大型国企,就可能不再放款给得不到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手中的资金只能流向资本市场,因为房产市场毕竟还有限购令存在。届时,股市又要重起波澜了。
流动性抽紧的松动和房地产限购令的取消,两相比较,前者可能来得更早些。因此,在流动性稍稍松动前的一刹那,可能就是股市抄底的好时机。
据中国搜铺网( 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