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
最近,物价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趋势,8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6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这是继5月3.1%的增幅之后,CPI在年内第二次越过3%的通胀警戒线。近段时期,蔬菜价格一直处于上涨之中,且出现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而且前阵子,媒体报道大蒜价格被“炒上了天”,这着实让人感到有些不解。
一些人于是建议,对付物价上涨,对付菜价上涨,应提高利息率、加息。这个主张或措施,教科书上说得很清楚。但出人意料的是,面对物价上涨,面对菜价上涨,政府没有采用教科书上的建议,没有出台所谓的加息政策或措施。
传统的理论一般从货币角度解释通胀、解释物价上涨问题。这种解释或主张对付传统型的通胀还可以,问题是现在的通胀问题出现新式“面孔”了,再用老套路对付它就“文不对题”了。比如,据央视调查,最近北京菜价涨得比较厉害,主要是由于菜场的摊位租金提高了,并不是菜农大幅提价造成的,更与“货币发行过多”或利息率偏低无关。再比如,大蒜价格大涨,是由于一些资金炒作造成的,与货币量过剩或利息率过多只存在一种弱的关系,所以政府采取针对性措施,采取非货币政策打击炒作行为,收到很好的效果。 广州商铺出租
因此,根据目前出现的新情况,就通胀而言,除了货币式通胀或传统型通胀,还有一种非货币式通胀或新型通胀。历史上大多数通胀都属于货币式通胀,它使得人们习惯于物价一上涨了,就采取紧缩性政策,尤其是紧缩货币供应的同时,提高利息率。殊不知,现在的物价上涨或所谓的通胀,主要不是由于货币过多或货币泛滥造成的,比如前文提到的大蒜价格上涨,这种新型通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金过度炒作或操控所致,是市场机制失败的一种反映,是国内“热钱”及国际“热钱”操控的结果。对付这种通胀,不能依靠紧缩性货币政策,那样可能适得其反,而是应采取非货币性的手段,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供给解决,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干预。
从今后一段时期看,出现非货币式通胀或新型通胀可能是常态。加息或提高利息率对付通胀,反而可能会加剧通胀,甚至会导致出现“滞胀”。因为,在欧美等国利率很低的情况下,加息或提高利息率,会导致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入,从而加剧国内通胀。同时,加息或提高利息率会引起国内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从而进一步推高物价上涨,更为严重的是,在当前国际经济复苏根基还不牢固的情况下,加息或提高利息率会导致投资者投资热情及信心受挫。
蔬菜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其价格不稳定或上涨较快,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政府采取措施稳定菜价是必要的。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六大稳定菜价措施包括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落实和完善“绿色通道”政策、提高蔬菜产销组织化程度和强化蔬菜信息体系建设。上述措施抓住了稳定菜价的要害,对付当前新式物价上涨“管用”,这些非货币化措施“很有形”,反映了政府正确地认识到了造成菜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广州商铺出租
“民以食为天”,稳定菜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稳定粮价。粮价如果不稳定,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不安定。在天气多变,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稳定粮价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情况下,稳定粮价,采取紧缩货币流通量或提高利息率同样是错误的,正确的途径是,进一步鼓励粮食生产,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率,尽可能地增加粮食供应,同时,采取措施打击哄抬粮价行为,必要时,甚至可以采取大量进口粮食的措施。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