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于复苏与平衡的全球经济,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凸显出其复杂性。当前全球经济被许多经济学家描述为"新常态"。所谓新常态就是"经济增速减缓、总需求长期不足、不确定性严重、自利主义盛行"。在这样一种新常态下,全球经济潜在增长水平在下降,最稀缺的资源是国际市场空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仅增长2.7%)。因此,各国之间的博弈由红利的增长转向红利的争夺与红利的分配上。
奥巴马一直纠结于美国经济实现"变革",以透支消费、信贷扩张和房地产市场繁荣为支点的美国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危机后的美国经济何去何从?这是奥巴马政府必须解答的难题。短期来看,奥巴马以刺激需求和清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作为重点,以求恢复市场信心,而长期看,"再工业化"将成为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早在2009年1月,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就把"出口倍增计划"的最终目标概括为,"确保21世纪仍然是美国的世纪"。根据奥巴马的出口战略蓝图,美国政府日前已成立了"出口促进内阁"和"总统出口委员会",按其目标测算,美国出口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5年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提供2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货物出口额达到2.1万亿美元,将回归世界第一的位置。
然而事与愿违,中美贸易并未按照人们的预期实现"再平衡",而是按原来的轨迹越走越远。海关统计表上一路向上的线条勾勒出中国外贸的强劲复苏,海关统计显示,今年7月份,我国进出口值2623.1亿美元,增长30.8%。其中出口1455.2亿美元,增长38.1%;进口1167.9亿美元,增长22.7%,出口增长大大超过人们的预期。
美国5月贸易逆差增长4.8%至422.7亿美元,并创18个月来最高水平,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5月扩大至222.8亿美元,广州商铺出租 并较193.1亿美元的美中4月贸易逆差增长15%,为2009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形成极大的拖累。美国二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增长2.4%,净出口将GDP下拉2.78个百分点,为20年来最差,因此如何促进美国出口是奥巴马政府未来最关注的政策导向,可以预计的是,奥巴马将不遗余力地抡起"保护主义"的大棒,对中国施加更大的压力。
对于美国而言,中国是它能够完成"出口倍增计划"的战略重点和最大的"肥肉"。在全球经济逐渐恢复的过程中,美国、欧盟以及与中国贸易结构相似度很高的发展中国家一定会使出各种手段争夺有限的外部需求市场,贸易战动荡升级在所难免,这也是国际经济格局的一次被动调整。可以预期,未来两年到五年之内,中国将面对极为密集的各种贸易摩擦。中国出口势必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贸易壁垒将成为常态化,中美贸易大战的序幕也才刚刚拉开,新一轮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开始显现。中国靠申诉、诉诸WTO等规则都无济于事,中国如何突破贸易壁垒的围剿,其根本还在于我国的战略调整和国家盈利模式的转型。
从大的方向上看,应该在实施贸易平衡策略、建立国内外统筹的资源开发储备体制方面考虑实行开放经济新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外贸政策的重点和人们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出口,并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出口政策促进和调控体系,而进口调控政策相对滞后,并偏重于生产型进口导向政策,最终消费品进口少,进口促进政策和便利化措施较为薄弱,尚不能完全适应积极扩大进口的需要。未来中国应从宏观上调控进口产品的商品结构,从而带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做好稀缺资源和先进技术的进口。对于国内稀缺、生产成本高的资源型原料可用进口原料予以替代,并进行国内的战略储备。对国内支柱产业和技术落后产业则可采用进口促进策略,着重引进关键设备和创新技术,在分享国外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提升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促进内需型经济增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