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论坛全新上线,访问地址:http://www.3puok.com/bbs/......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中心 >> 管理实务 >> 正文内容
  • 民心工程质量堪忧 保障房为何“自身难保”?
  • www.3puok.com 2012-10-08 16:23:07 
  • 中国搜铺网

    2012年,武汉组织对2006年以来已交付使用的79个保障房项目进行了排查,确定了50个存在渗、漏、裂等严重质量问题的项目,其中17个为重点督办项目,同时还确定了14个存在电梯质量隐患的项目。据悉,武汉今年保障房建设规模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

      媒体论道:

      保障房民心工程怎能成“伤心工程”

      79个保障房项目,有50个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占比高达63.3%!那么存在一般(非“严重”)质量问题的有多少?会不会占比100%?长期以来,对于社会事务人情世故,人们习惯于给出评估:“大多数是好的,不好的是少数”。现在,武汉保障房项目对此,进行了令人惊悚的颠覆。是不是全国的3600万套保障房项目,仅仅就是武汉一城有严重质量问题?如果是这样,坏消息就是好消息了,悲哀几乎变成快乐了。经验会告诉我们,事情实际上会更加糟糕。能够自曝伤疤的,一般不是溃烂最严重的。

      住房,不但堆起了资产价格泡沫,绑架了国家经济,让亿万人口沦为“房奴”,而且,不敢恭维的质量问题,也是大众心头的痛与恨。在保障房的质量担忧上,更是有增无减。因为保障房的销售更是有“保障”的,人的惰性“恶”之花,会让质量更没有“保障”。所以人民日报曾经发文《保障房质量,生命之线怎么守?》,媒体调查:“保障房,质量大关怎么过?”管理和监督方面厉声强调,有识之士激情呼吁,保障房质量终身责任制。对于保障房质量问题,可以说已经未雨绸缪,防患在先。

      令人遗憾的是,保障房的质量依然没有过关。“墙脆脆”、“楼歪歪”、“屋漏漏”……这些带有戏谑色彩的名词,反映了老百姓的强烈不满、以及担忧和无奈。“瘦身”钢筋不断出现在记者追踪的视野、“防火防盗门”“一拳头就能打穿”、阳台裂缝、墙体开裂、楼板漏水,还有水龙头、水管、门窗所用材料质量差等等问题,不一而足。人们千方百计筹款交了首付,办理了贷款手续,高高兴兴领取了钥匙,结果没几天,“开心房”变成“闹心房”,举国之力的“民心工程”变成“伤心工程”。

      保障房项目,始终越不过质量的“百米跨栏”,究竟是躯体的哪些部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内伤”?招投标腐败加大施工成本,不得不偷工减料?胆大妄为,以身试法,攫取超额利润?层层转包,雁过拔毛,最后接棒者只能粗制滥造?施工失范,监理失踪,管理失职?专家可以用巨著来解答,论坛上三天三夜也争论不完。但是可以相信,其中必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失范、失踪、失职”当事人的成本太低太低。至今少听说有企业因为豆腐渣工程破产、有责任人因为豆腐渣工程丢饭碗甚至坐牢。

      3600万套保障房是一个广受赞许的民心工程,也是老百姓翘首以盼的安居希望。人们曾经担心这个计划难以推行。武汉今年保障房建设规模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也很值得赞赏。现在武汉能够自曝保障房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也属于敢为人先,是执政者的勇气。希望全国各地的保障房项目,都能像武汉这样彻底排查,重点督办,让居住者的安全得到“保障”。住房质量,维系着亿万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要经得起风风雨雨。百姓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谁也不能掉以轻心。

      保障房为何只见问题不见问责?

      79个保障房项目,50个有严重质量问题,占6成以上,至少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监管失职严重,二是开发商借保障房项目发“保障财”。

      武汉市已为保障房维修资金使用还开辟了绿色通道,重大项目的维修可先用后审,政府在整改上的责任心和措施的积极值得肯定;然而,用房屋维修基金给建设质量问题“擦屁股”,就算是不得已之举,对质量问题的责任只字不提,却不合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当初又都顺利验收,可以解释为低收入家庭入住问题很紧迫,但是对建设单位既不索赔,也不问责监管,是解释不了的。保障房项目,也多由开发商承建,虽说保障房价格低于商品房,但划拨土地再加上相关减免优惠政策后,开发商的利润也是可观的。保障房价格低,所以质量便低于商品房,理由并不能成立,真实原因是保障房业主好打发,讨价还价的余地和能量都很弱势。这也是各地保障房质量问题多发的共性原因。说到底,是政府部门不为保障房住户做主,如果完成任务的目标更为迫切,大跃进的动作下就更是难免“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问题。武汉市保障房建设规模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按说,在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视程度上应该表扬,可如果建设规模越快,质量问题越多,以至于60%以上的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就不好解释:建设保障房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安居,还是把完成任务的数字放在了第一位?

      当然,这也是当前保障房建设上的一个共性问题,而惟其如此,问题才更值得关注。保障房的质量保障问题,目前来看,唯有严厉的责任追究更有效,假如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之后,官员丢官,开发商赔本,还会是这个情况吗?问题是,“楼倒官不倒”的逻辑下,不管是一脚踩塌了楼板,还是墙面连个钉子都钉不住,甚至“楼裂裂”、“楼歪歪”,都不关任何官员任何事情;至于说政府给开发商“擦屁股”,或业主自认倒霉,很难不让人做利益瓜葛的联想。

      武汉今年保障房建设规模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排名问题既然是不含糊的,可能不能也排一排“严重质量问题”的名次?住建部时常要督促检查各地保障房任务完成情况,情况不好的要通报,严重的要问责、约谈,那么对质量情况能不能也按期通报,并问责?如果保障房质量问题没有说法的惯例流行起来,民生事业上必会留下一笔“灾难”。

      问题保障房何来“保障”

      79个保障房项目,50个存在严重问题,占比例的三分之二多,此种质量怎么保障?

      要说保障房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并非在此地,在不少地方都有此类现象,如:位于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乡小屯村的首开旗下限价房项目同馨家园项目,在7.21暴雨过后“浇”出了原形:顶楼漏水、墙面渗水、小区路面塌陷……甚至因此而曝出“空心砖”等问题。据报道:近两年,有些已经入住的保障房出现了楼板开裂,逢雨渗漏等质量问题;有些在建项目的工地上出现了“瘦身钢筋”,当这些强度、硬度都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被用进建筑体之后,这些楼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危房。保障房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对中低收入者带来严重的困扰。

      保障房是对号入座的紧俏房,供不应求不愁销,再加之其的建房利润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一些开发商能省则省,在材料上、工序上做文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谋取利益为最大化,由此,一些保障房埋下了一颗颗定时炸弹,即使是完工后被发现,也难排除深层次的隐患,50个存在渗、漏、裂等严重质量问题项目,只是表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关键部门隐患还有多少?怎么去解决。

      作为重要工程的保障房,从理论上来说,要求非常严,有着不少监管者盯着、看着,只要有一道工序不到位就应及时返工,而到了已交付使用才发现这么些问题,不能不让人质疑,监管部门当时都到哪去了?为何事后才发现?此种误时的监管所带来的损失该有多大,即使事后发现能弥补吗?50个严重问题项目能躲过这么多眼,那来的能耐?其中有没有关系工程,有没有暗箱操作蒙混过关?

      严重质量问题的保障房扎堆,决非偶然,也不单是监管不力的问题,有关部门不应停留在质量问题排查上,而应对监管进行排查,找出问题的症结,以保障“保障房”质量之安全。(千龙网 罗瑞明)

      保障房“质量通病”别成监管通病

      保障房质量背后的更深层问题,不能因为一句“质量通病”而匆匆带过。

      武汉市79个保障房项目中50个存在质量问题消息报道后,武汉市房管局9月29日进一步说明称,这50个项目多数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并不存在影响房屋结构稳定和居住安全的严重质量问题。

      这两年来,政府大力推行保障房建设计划,地方政府,如果在保障房上监管不力,一些在建保障房将可能变成花架子工程,不仅是对纳税人出资的严重浪费,更会造成中央决策与民意所向之间的断裂,其危害程度难以估量。

      武汉有关部门其实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今年更将其纳入“治庸问责”十大突出问题之一。但是处理方式却是整改了事,那么相关责任人是否问责,其中是否隐藏着渎职不作为,乃至更深层的腐败问题,不能因为一句“质量通病”而匆匆带过。

      “质量通病”一说,暴露出武汉当地部门对保障房质量的宽容。所谓“通病”,显然是指建筑工程质量常常出现的问题,“通病”的存在,不正反衬出监管的不力吗?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当防微杜渐,减低容忍度,“质量通病”如果可以被轻视,那么大的质量危机也许就悄悄埋下。

      “质量通病”固然可整改,但要知道,整改等于是耗费更多的纳税人钱财,是民众为了不合格的保障房双重埋单。保障房不能异化为保障少数人利益,当初曾经有经济适用房沦为权贵投机玩物的案例,有公租房申请名单存在猫腻的事件,如今又出现了普遍性的保障房质量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监管不力。一个责任人不被追究,其他责任人就会有侥幸心理,一个案例被轻轻放过,就会成为其他腐败事件的反向示范,这一恶性循环不能继续下去。

      武汉就曾有经济适用房“六连号”案,一批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党纪国法。循此思路,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对六成保障房出现质量问题,以打破砂锅查到底的严格监管,来回应舆论的质疑,下定决心修补屡屡受损的保障房监管公信力。如果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质量通病”,毫无反思检讨之意,就可能会让坏事变得更坏,民众丧失对保障房质量的信心,更对监管者的公正持疑,这一后果比六成保障房有质量问题,危害更大。

      保障房不仅质量要有保障,更要保障中国住房体系从过度商业化回归适度公共化,保障整个建设计划做到真正惠民,而不是又一次成为分猪肉的利益游戏。这首先需要主管部门负起监管责任来,千万要避免“六成保障房是质量通病”的托词与敷衍,成为日益僵化的监管通病。

      对保障房质量问题要“零容忍”

      质量是房屋建设的生命线,保障房具有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福利保障的功能,在建设质量上不能有丝毫松懈。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保障房建设屡屡曝出质量问题,有的给居民造成很大困扰,有的被勒令拆除重建,有的甚至造成安全责任事故。今年夏天,多个城市的一些保障房项目被大雨“浇”出原形,顶楼漏水、墙面渗水、混凝土脱落、承重墙使用空心砖、小区路面塌陷等质量问题纷纷暴露。武汉市房管局近日向该市人大作专题汇报时透露,今年对武汉市79个已交付使用的保障房项目进行排查,发现50个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质量问题或许是一些地方保障房建设的“通病”,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认真整改。

      住建部将保障房质量作为此次巡查工作的重点,抓到了当前保障房建设的一个主要矛盾。一种叫普遍的意见认为,由于保障房具有一定的公共福利性质,开发商在项目建设中获利甚微,使得他们缺乏严格遵守质量标准的积极性,甚至有的时候,开发商为了“保本”不得不偷工减料。其实,这种说法即便不是开发商故意施放的“烟幕弹”,也是一些人因不明真相而产生的“善意的想象”。实际情况是,保障房项目在土地划拨、土地出让或相关税收上获得了优惠政策,开发商严格按照建筑质量标准开发建设,虽然不能像开发豪宅、别墅项目那样赚取暴利,但也能够获得适当的利润,绝不至于赔本赚吆喝。一些保障房项目频频出现质量问题,主要就是缘于开发商、建筑商贪得无厌一味压缩成本,恶意偷工减料,以及监理、检测单位敷衍塞责玩忽职守,甚至与开发商、建筑商勾结分肥,对建筑质量问题睁只眼闭只眼,除此之外,其他理由几乎都是不能成立的。

      去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强调,各地要尽快制定落实保障房质量监管办法,要对保障房建设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一旦质量出了问题,不论责任人走到哪里,都要追究其责任。今年7月,李克强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会议上强调,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零容忍”,哪个地方、哪个环节出问题,就在哪里解决,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严肃追究,决不手软。这两个高标准严要求,是规范保障房建设秩序、提高保障房建设质量的基本前提和关键所在。保障房“一旦质量出了问题”,既包括那种酿成了重大事故、造成了巨大损失的严重质量问题,也包括那些暴露出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由于发现及时或其他原因(如住房尚未交付使用),暂未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影响的建筑质量问题。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对开发、建设、设计、建材、施工、监理、检测等各个环节上的责任人,都必须依法依规严格追究责任。

      当前,亟须尽快制定保障房质量终身责任制的考核内容、责任追究、罚则以及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使每起保障房安全事故和房屋质量问题的问责处罚,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确保质量问题“零容忍”、“质量终身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