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200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保障房概念,并开展了廉租房制度的探索。但随着商品房价格走高,越多的市民无法通过自身财力改善居住条件,廉租房的覆盖面也显得越来越窄。为此,十一五期间,上海提出构建廉租房,经适房,动迁配套房和公共租赁房的住房保障体系,多层次多渠道解决市民住房困难。为了将这一系统庞大,规则严密的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五年来,政府部门不断统一思想,完善制度,对保障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索。
来自市规土局最新统计,截至10月底,上海今年计划供应的770公顷保障性住宅用地,已经拿出了764公顷,完成率达到99%。这在土地资源极其稀缺的上海,还是第一次。以普陀区为例,今年要拿出40多万平方米土地,用于保障房建设,这不仅意味着政府要少拿近百亿的土地出让金,区里还要拿出10多亿投入项目建设。从卖地赚钱,到掏钱造房,区领导直言,干部们有过思想斗争,但最终,群众的困难不容回避。
(中共上海普陀区委书记 周国雄 如果我们政府不去管 他们仍然会生活在十分艰辛的环境下 这与我们(新中国)建国60多年 改革开放30多年 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背道而驰的)
政府部门思想的统一,率先打破了困扰上海保障房建设多年的土地瓶颈。三年来,上海保障房建设的年开工量,从730万平方米攀升到了1200万平方米,占全年住宅建设开工量60%以上。解决土地问题的同时,建设机制也在探索中逐渐完善。十一五期间,上海保障房建设尝试偏重经适房和动迁安置房,它可以出售,资金可回笼。通过建立财政专项基金,降低地价,制定房屋二次定价制度,联系银行组成银团贷款等方法,确保参建企业实现微利运转。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局长 刘海生 我们不能像搞运动一样 集一定的土地 财政的资源 建一批(保障房)这个政策要可持续性下去 所以经济上要可以滚动 )
在全市保障房建设中开工量最大的企业/建工房产,刚刚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又将保障房的业务比重,从原来的10%提高到了30%以上。企业坦承,以前他们对保障房并不感兴趣,但现在,有政府的支持,企业可以规避市场风险,有制度的保障,企业更可盈利。为竖好牌子做长做久,企业主动增加成本,使用多项新工艺提高保障房质量。
(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 董事长 朱忠明 保障性住房 是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 他的意义重大 所以我们要履行社会责任 什么叫履行社会责任 就是要把老百姓天天打交道的产品做好)
目前,上海保障房参建企业已经从6家增加到了包括央企和民企在内的30多家,确保十二五期间能供应保障房100万套。与此同时,上海也正在加快推进公共租赁房建设,兼顾社会公平。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局长 刘海生 我想随着我们制度的完善 建设的量能保持一定的规模/只要能坚持下去 肯定会有一定的效果)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