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论坛全新上线,访问地址:http://www.3puok.com/bbs/......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中心 >> 管理实务 >> 正文内容
  • 琶洲员村变身后好住好行好上班
  • www.3puok.com 2010-06-13 10:36:56 
  •      (广州租铺网) 增五条地铁,建八大公园,修三过江通道

      详细规划昨出炉,将建中央商务核心区

      ■新快报记者 吴璇 实习生 林俊清 通讯员 穗规宣

      琶洲-员村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昨日出炉,提出以国家中心城市高度,规划建设未来广州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和国际大都市最核心区域。该地区将建成会展、金融、商贸三大引擎合力推动的国际城市中央商务核心区,以及实力、活力、魅力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新城市滨水中心区。珠江两岸建“八大城市公园”,新增的五条地下轨道交通线以及多个路网将让在此上班和居住的市民出行更快捷方便。

      居民步行500米可到公园

      在珠江两岸构筑生态优先的水岸生活区

      规划将广州最有国际化气息的地标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未来的金融服务区员村地区打造成除了城市新中轴线之外的另一条重要的城市空间轴线。届时,将形成总部商贸、会展配套、创意研发、休闲旅游等10个功能组团。

      在珠江两岸,将为市民构筑生态优先、富有滨水特色的水岸生活区,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休闲的人文环境和公共空间。据了解,该区域与珠江连通的河涌多达13条,南部是中心城区的“绿肺”万亩果园,北部是广阔的天河公园,自然条件优越。广州将依托珠江和河涌水系,建设八大城市公园,包括磨碟沙公园、体育公园、琶洲塔公园、琶洲眼环岛公园、沙仔岛滨水公园、员村中心区公园、棠下涌公园、渔人码头公园,规划绿地覆盖率达45.1%,人均公共绿地达12.7平方米,居民步行500米可享受公园绿地。

      六条巴士线循环接驳地铁

      将优化黄埔大道与花城大道之间的空间,加密路网

      琶洲-员村地区规划的总规划师、广州城市规划设计所所长王玉表示,将从建设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和加密该地区的支路路网两方面来解决未来员村的交通问题。

      轨道交通方面,规划新增13号线、8号线东延线、环线11号线、19号线、20号线五条轨道交通线路,同时将建穗莞深城际线等,提供与城市中心区和周边城市的直接联系。通过优化对外交通衔接,实现与韶关、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便捷联系,目标建立一小时服务圈。

      加密路网方面,将进一步完善主、次干道以及支路建设,尤其是花城大道延长线以南的路网建设,同时,还将优化黄埔大道与花城大道之间的空间,加密路网。

      规划增设六条地铁循环接驳巴士线路,减少市民换乘地铁的步行距离,提高沿江地区的公交可达性。在人流密集区建立人车分流步行体系,并结合区域绿道建设,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

      建三过江通道连珠江两岸

      建大桥还是建隧道将征民意

      在整个地区已经有广州大桥、猎德大桥、华南大桥、琶洲大桥、东圃大桥五座过江桥的前提下,又一口气规划三座过江通道,分别用于连接马场路和海洲路、员村二横路和会展东路、车陂路和新滘东路。至于三通道究竟是建大桥还是建过江隧道,王玉表示将在专家论证和征求市民意见之后才有定论。

      根据会展期间的客运和货运交通特点,将建立以地铁站为中心的循环巴士客运体系和货车停车场为起终点的货运交通组织方案。规划新建海洲路、琶洲塔路等外围区的主、次干道,增加跨越新港东路的南北向高架桥,形成外围交通循环体系。同时,在会展期间设立交通管制区,更好地应对大量瞬时交通需求。

      员村不建广州第一高楼

      此前媒体曾多次报道,员村或建广州第一高楼。在昨日展示的员村-琶洲规划模型中,在员村地区也确实出了一座与珠江新城的西塔差不多高的大楼。

      员村是否要建广州第一高楼?对此,王玉表示,规划希望将城市公共生活回归珠江两岸,在会展中心及其对岸,形成南岸低、北岸相对较高的城市空间效果,而员村建筑的高度也将与珠江新城相配合。“不建议员村建筑的高度超过珠江新城的东塔和西塔。”

      琶洲员村功能定位

      琶洲-员村地区规划功能定位为:会展、金融、商贸三大引擎合力推动的国际城市中央商务核心区,实力、活力、魅力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新城市滨水中心区。将通过集聚高端服务要素,形成会展商贸、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三大核心功能,将建成国际会展商贸中心、区域金融中心、文化创意中心三大片区。

      规划研究范围

      东至琶洲岛东端,西至广州大道,南至黄埔涌,北至黄埔大道。包括珠江新城、琶洲岛以及员村南部地区,总面积约23.6平方公里(不含珠江水域面积)。

      13号线西起白云区槎头,经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最后到达增城市新塘镇象颈岭。在琶洲-员村地区,13号线将在鱼珠站与5号线换乘。

      8号线则将在现2号线的基础上(晓港-中大-鹭江-客村-赤岗-磨碟沙-新港东-琶洲-万胜围)东延至新洲,增设琶洲东、新洲两站。

      19号线垂直穿过江海大道进入琶洲地区,经琶洲大道后往北走渡江,在琶洲大道的两端上将设两个站点。

      环线11号线将建成为串联城市主要交通集散点,真正把白鹅潭和广州城市中轴线南段同时纳入地铁线网,11号线将行经该地区的琶洲、新滘路,然后转至逸景路、芳村大道、火车站、广园路、火车东站,最后回到员村二横路,至琶洲闭合。

      20号线是广州南站至琶洲的联络快线,将使广州南站与琶洲联系得更加紧密。

      4号线纵贯琶洲-员村地区的东部,在该地区内设车陂南和万胜围两个站。位于黄埔大道与车陂路交叉口的车陂南站,是4号线与5号线的换乘站;而位于新港东路与新滘南路交汇处地下的万胜围站,则是2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