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我市两会召开之际,一个特大喜讯传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将宝安、龙岗两区纳入特区范围。“这意味着特区扩大范围,也为深圳争取了数倍优质发展空间,”许多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这无疑是重大利好,将极大地推动深圳的发展。
用地潜力仅为142平方公里
深圳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如今也正面临土地、资源、环境、人口四个“难以为继”发展瓶颈,在四个“难以为继”中,土地资源难以为继为第一问题。
深圳要发展,土地却告急。
高速的城市化与产业化使深圳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濒临增长的极限。能否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科学配置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资源,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支配和决定着深圳市的发展前景。去年年底,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调研课题,由市政协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参加的《关于我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研究工作,首次摸清了我市环境资源承载力的“家底”,许多严重“超载”的数字令人警醒和反思:其中我市土地资源承载力严重“超载”,未来陆域地表生态控制线外新增建设用地极限潜力约142平方公里,如果以往年的速度消耗,在10年内即可消耗殆尽。
根据此次调研摸清的“家底”,包括内伶仃岛在内,全市陆域面积为1991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比此前公布的1952平方公里面积足足多了39平方公里。课题组估计,增加的面积相当部分来自填海。2008年我市建设用地917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的46%,建设用地比例全国最高。建市30年来,我市年均建设用地增长超过30平方公里。据统计,在自然限制和生态环境约束下,仅有142平方公里的新增建设用地扩张潜力。
而今年年初公布的《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草案),同样印证了上述说法。深圳市2005年度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全市陆地总面积195284公顷。其中,建设用地93864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8.07%,未利用地436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23%。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建设用地增长过快,大量绿色空间被蚕食,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粗放外延扩张的土地利用模式呈现出巨大的惯性,未来一段时期我市各类用地需求高达300平方公里,如果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模式,若按上轮规划实施期间用地速度,土地资源将难以为继。
地均GDP产值差异明显
“深圳市可建设用地的开发余地已经非常有限,土地资源合理与优化利用成了深圳城市建设中一项重要任务。”参与此次调研的市政协委员表示,30年来,我市的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建设用地现在已接近全市面积的一半,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我市的建设用地比例全国最高,北京只有20%,上海为30%,毗邻深圳的香港也只有24%。
不但如此,仅就土地使用性质来说,我市工业用地比例偏高,2008年,我市工矿仓储用地比例为30%左右,远超新加坡、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不到10%的水平。而商服用地公园绿地比例偏低,各为4%和3%。在空间分布上,特区外各类用地混杂,功能不清,结构不明,呈现出零散无序的点状分布状况,均质、蔓延化布局现象严重,土地集聚利用程度较低。
就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而言,我市每平方公里GDP产值达到4亿元,国内领先,但与新加坡的18.4亿元/平方公里、香港的14.3亿元/平方公里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特区内外呈现极大的差异,以地均GDP产值为例,2008年特区内为12.9亿元/平方公里,特区外仅为2.3亿元/平方公里,特区内是特区外的5.5倍。
除了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空间差异明显外,在空间集聚方面,高效益的工业用地地块与低效益的地块在空间上表现出穿插公布特征,邻近地块的效益差距很大,这主要表现在特区外工业用地效益空间上呈零散、混乱状态,空间集聚形态尚未形成。
到2020年可新增建设用地仅为59平方公里
“我市未来陆域地表生态控制线外新增建设用地极限潜力约142平方公里,这个看似还很大的数字,如果按照以往的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几年内就消耗殆尽。”有政协委员提出,应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加强现存建设用地的优化整合、填海造陆,地下空间利用,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即使是这142平方公里,但并非都可用于未来十几年内的建设用地。”一位业内规划师告诉记者,根据国土资源部批复通过的《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2020年我市极限建设用地规模为976平方公里,在此总规模的约束下,2009-2020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59平方公里,如果以往年年均十几平方公里的消耗速度,可新增建设用地潜力在四年内即可消耗殆尽。
因此,有政协委员提出,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保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立足于科学资源观,从数量上挖潜,从空间上优化,从利用效益上重点提高,从而提升城市发展空间。
破解土地资源瓶颈要走新路
近几年每年100多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需求,而规划约束下不足100平方公里的可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两者矛盾明显,如何破解土地资源的瓶颈难题,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来。
市政协委员在调研中提出,要探索新增加建设用地的减量化利用,同时要开源挖潜保障发展空间。
减量化的核心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要逐步缩减。主要是通过严格规划和计划管理,提高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条件,强化禁止供地管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以产业用地为重点,严格准入,加强批后监管,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在开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探索向地上、地下、海洋、异地要空间,通过填海造陆地,拓展地上地下空间使用权,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的区域合作,形成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如陆域空间拓展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充分论证,科学规划,适度实施围填海造地,拓展用地新空间。地下空间拓展通过地下公共空间系统、交通系统、市政系统和人防系统等统一规划建设,拓展城市建设发展空间,构建功能齐全、安全方便、环境优美的地下空间利用体系。异地空间拓展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实现产业转移,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虚拟空间拓展大力开拓互联网等虚拟空间,节省土地资源等物理空间,通过虚拟空间创造价值,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挖潜方面,以加强土地整理储备、开展城市更新改造等方式,以未建地和低效地为对象,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的盘活利用,释放存量土地资源,如加强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加大闲置地处置力度,拓宽土地收购储备范围,完善国有储备地的临时利用制度,推进未建设地的利用。同时,加大城市更新改造,加大对低效用地的整合改造、效益提升。只有走出一条新路,才能最终提升土地资源承载力。(广州租铺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