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宏观调控是否持续?房价问题何时解决?未来楼市的金矿在哪里?……地产专家李柏,以独立楼评人的视角,结合10多年地产服务经验,对中国房地产走势,提出观察和预见。初列举30个,精减为18个,实为一家之言。足以引起重视与反思,对开发商和购房者大有参考,对政府决策更有警示,预言唯愿推动房地产市场科学、健康、持久的发展。
预言一、政府的临时调控将逐渐淡化。许多专家(如樊纲、陈淮等)已经提出,调控政策需要反思。如果政府希望房地产市场成为健康的发展,“临时调控”手段就不能使用。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中国必然走此道路。能市场办、社会管的事,政府就不要管。在法制的轨道下,用制度性、规范化的立法手段,才能长远作用,并有效约束楼市“大涨大跌”的脱缰野性。因此,以“临时性、随意性”为特征的中央宏观调政策将逐渐淡化,所谓政府“救市”也会远去,而制度性长远约束将更切合市场规律。
预言二、市场的内在作用越来越明显。早在10年前,要学台湾或香港的新概念,考察的代价挺大。现在越来越发达的信息网络,一个新理念、新概念、新名称甫一出街,即可能被其他城市抄袭或模仿。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房地产已经从初级阶段,进入发展和逐渐成熟阶段,市场的内在作用益发明显。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的原则,会坚持和推行得更加到位。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扁平化,一个楼盘不再只卖给当地市场,“全城热销”可能变成“全球发售”。
预言三、房价始终是市民最大的纠结。这一轮最严厉的调控,对房价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强制性和政府压迫下的行为,其合法性和长效性受到各方质疑。石油、猪肉、粮油等各大行业都处于上涨的趋势,房价又如何会跌呢?市场有市场的规律,中国经济一般五年为一个周期,经济继续发展和房价总体上升的趋势难以改变,市民还会受到房价与收入差距的纠结,或许这正是中国特色。
预言四、中国房产市场总量仍然很大。而且会有一个长期、稳健的增长,基于中国工业化的快速阶段、城镇化率较低阶段、改革持续阶段,这三大力量是最主要的动力。中国经济将坚持“稳增长”的基本策略不会改变,李柏认为,“中国房地产的冬天” 暂不会到来。
预言五、土地成交价更高且长期处卖方市场。这两年土地供给和库存为负增长,2013年应会大逆转。土地以其稀缺和高征拆成本而不断抬高成交价,且仍然供不应求,并为地方财收主力。各级地方政府长期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地位不会改变,近几年是地方政府还债的高峰年,为拉动基础建设和维持地方高速发展,土地由政府储备还将加大加强。
预言六、对房地产项目实行责任终身制。最近,包括“哈尔滨垮桥”事件在内的多起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让人们“步步惊心”,越发引起政府重视。深圳首先推行“责任终身制”公务员全覆盖,天津在加强和规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管理时推行责任人终身制。可以预见,项目责任终身制将在更大范围内执行,对事关居民财产与生命健康安全的楼盘来说,更加势在必行,通过立法规定,在开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对项目负责人责任终身制。
预言七、房产税全面铺开推动市场更成熟。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今年有3到5个城市在准备。房产税全面铺开不再是一种可能,而是一种必然,我预计大概是3年时间。只有这样,政府宏观调控的成果才算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国楼市又往健康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房地产才开始真正走向成熟。
预言八、开发商将把三四线城市当新宠。现在,很多开发商往三四线城市转移,就是因为其城市化率低。很多内陆的县级小城市,投资开发几千万到几个亿的项目,当地政府十分热情,“关系好处、风险很低、房价稳涨”是3个明显的优势。我曾说过,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金矿在三四线城市。
预言九、大城市房价在双挤压下趋平。由于较长时间的“房价透支”,大城市房价目前仍处尴尬地步。在政府和购房者双重挤压下,未来大城市房价上涨难有大幅度表现,相对会趋于平稳或缓和增长,当然像2011-2012年的大落行情也不再可能。
预言十、小城市房价反而越稳步上涨。中国房价的阶梯层次非常分明,从沿海往内地呈递减状,从大都市往小城镇呈递减状。所以,越不发达、越小的城市,房价越稳定,越有上涨的空间。沿海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等题材会加强这一趋势。我赞同任志强这个观点:“所有城市房价要下降是一种误导,事实上,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是往上上升的。”
预言十一、半数以上开发商存在资金短缺。银行与发展商的“蜜月期”再也没有了,许多外资因为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也对中国市场看冷,外资持有的项目甚至纷纷抛售、极力抽回资金。整个行业的资金链条,从去年到今后两年都会是紧张的。即使进入百亿俱乐部的大房企,财务状况也经常堪忧,业界所称的“华南五虎”(富力、恒大、合生、碧桂园、雅居乐)因大肆扩张,全国布局,战线拉得太长,就曾多次告急。李柏预计,中国有50%以上的发展商都面临资金短缺风险。
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