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关于调控及全国多地方政府基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微调,还是颇有说头的。近来通读了诸多调控微调报道,不经发现几多问题。粗略统计得知,迄今为止地方政府房地产政策“微调”的33个案例中,仅有5例涉及“限购令”被叫停,其余均获默许,这一信号似乎印证了中央正在为调控寻找均衡的市场猜测。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中央再三重申调控不放松继续巩固调控成效的大方向下,各地的一些“微调”竟已获得默许。特殊的表现在5月初扬州出台的购买成品住房补贴4%~6%,以及此后辽宁营口5000万元补贴公务员购买商品房的“微调”均高调的未见叫停。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已有33个地方政府尝试了“微调”,内容分别涉及限购、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其中,除了涉及放宽限购的5个城市外,其他28个城市的“微调”均获得了某种程度的特别礼遇。
在这些特殊默许的背后,我们不应忘记楼市的交易数据,单从5月来看,北京、南京、广州、宁波、重庆以及西安等多地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已经接连企稳走高,形成红五月的一波高涨行情。成交量的放大、优惠力度的缩减以及开发企业的心态无不因为眼下回暖的市场而生变数,这种变数开发商是尤为喜欢的,购房者却还落得一个被动“苦逼”命。
笔者以为,多地楼市成交量所在阶段内呈现的恢复性上涨,与这些地市所进行的房地产政策微调有着必然的关系。除此之外,也同部分大型房企带头降价让利促销,进行以价换量的营销策略有关。通过金三银四红五月的市场变化及表现来看,不排除在2012的剩余的7个月,全国乃至重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将不自主的形成一个价跌量升的市场。
既然这量有了保障,市场自然便有了喜气,量增长的背后怎能说不是刚需所动的结果呢!而可怕的是,原本以为市场下半年形势更加严峻,但销量有了开发商怎不会动价格的主意?反倒又回到早先的水涨船高,价量不背离,高度合拍径直向上,如此而来,老百姓可真要痛彻心扉的高呼——“坑爹呀”!
不过,在老百姓对房价的降低还抱有些许希冀的时候,地方政府的做法未免让人觉得想不通,这想不通便是中央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指出调控坚定,为何地方政府百般想招要合理微调,地方政府为此劳心费力实属不易。试问,地方微调是否与民无利呢?就此,一些业界人士讨论有言,诸如公积金贷款政策的微调,大大提高了普通购买人群的购买力,使他们有能力入市,提高了成交量;更有言成交放量,是大型房企降价的原因,进而影响到一直受抑制的刚性需求集中入市。但不管市场的成交回暖与否,对于百姓购房来说,降价才是硬道理,不论你地方政府如何微调,跳不过的则是要让百姓得实惠,能够买得起才是得民心立天下之大道。
而要说成交量的上涨,会不会令各地重新叫停微调?笔者以为业内人士所期盼的限购退出2012年后7个月是没戏没指望了,这种放松的迹象的确不大,但必须看到并承认的是,多地楼市微调政策,更多是鼓励刚性需求的自住购房者入市,但对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打击则仍放在头顶大事上没有丝毫放松。
其外,让人质疑一点的则是,地方的这种刺激政策怎就被默许通过了呢?甚至一些地方微调还被住建部官员站出来表扬,还要支持和肯定。这与中央的宏调是不是无理取闹呢?其微调目的的根本是什么?其实,业内一位资深人士言简的表述即也说明一些实在的道理。地方财政靠什么——土地!土地卖给谁——开发商!开发商用来干嘛——盖房子!房子要卖——要定价!不靠土地买卖、不靠税收地方政府财政靠什么!
言此,笔者以为,任何关联事物的背后无不脱离利益的链条,不管微调也好不调也罢,地方政府要收益,国家经济又要又好又快发展,没钱对于地方和整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不禁欲知,倘若放开了调控的枷锁,地方政府名正言顺的刺激刚需,房价真就能够让百姓尽欢颜吗!我们初现成效的宏观调控的目的就一定达成了吗!地方政府必要的、适时适度的调整其根本就一定是脱离的利益的纽带,而实实在在的促刚需?!也许,这些的一切便在2012的后7个月得到真实而永恒的答案。
据中国搜铺网( 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