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卖地”收入曾经是各地方政府重要的“粮草”来源。有些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可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四五成甚至更多。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任务繁重,资金需求量有增无减,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压力巨大;一旦土地市场持续收缩、“卖地”收入大幅减少,再加上调控之下房地产开发及交易税费收入的明显下降,将对地方政府的“耐受力”带来严峻考验。由此,房地产调控是否会刚性执行,也是人们疑惑的。
比如,海口市于今年2月底发布限购令后,一个月之内住宅用地既无新增供应,也无实际成交。税务部门的数据则显示,3月份当地建筑业营业税收入4425万元,同比下降33.1%;房地产业营业税收入5937万元,同比下降67.9%;一季度土地增值税收入14090万元,同比下降32.9%。在此形势下,“取消限购”的声音也随之而起。海口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近日对外澄清“取消限购”传言,但地方“钱袋子”的压缩,却是实实在在的。楼市遭遇的调控“寒流”,对于长期依靠土地收入和投资拉动的一些地方政府而言,无疑产生了巨大的现实压力。
在不断收缩的土地市场面前,地方政府能“扛”多久,这关乎调控的最终成效。业内人士建议,应重新审视、界定房地产业的定位,通过考核制度、财税制度等全方位改革减轻地方财政对土地市场的依赖,减少调控阻力,从根本上抑制“卖地冲动”和“地王之争”。
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