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南京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住房调查。记者昨天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次调查不包括已经在保障房序列的市民,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首次被纳入调查范围。调查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为编制“十二五”期间住房保障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10万户居民享受了经适房保障
市住建委副主任李真介绍说,2007年南京曾开展过全市住房调查,根据调查成果,制定了2008年到2010年的住房保障规划,住房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据悉,“十一五”期间,南京市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不断提高、保障对象覆盖面不断扩大,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提高到人均1000元,保障面积标准提高到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中等收入人员纳入保障范畴,形成了市、区(县)全方位、全覆盖的住房保障工作网络。
“2008年到2010年,我们加大危旧房改造、廉租房建设,租赁补贴的发放,通过实物配租方式,使6.5万户低收入家庭受益,做到应保尽保。”李真介绍说。到目前为止,南京市共有4.4万户职工参加了集资建房,近10万户居民享受了经适房保障,近2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进入了廉租住房保障或享受到租赁补贴,近4万多户居民通过危旧房改造改善了居住条件。
中低价商品房有望向低收入人群开放
今年南京启动建设了迈皋桥创业园、花岗、西善桥岱山西侧、江宁上坊北侧项目4个片区的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37万平方米,包括490万平方米的保障房、40万平方米的中低价商品房、普通商品房120万平方米。“今年新开工60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今年当年300万平方米是肯定要交付。”李真说,新开4个经适房项目是混建项目,包括商品房、中低价商品房、拆迁安置房、廉租房、公共租屋等,“混建是一个原则也是趋势。”
此前,不少市民反映,经适房申购需要排队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今后会不会有所改变?“经适房现在确实有排队这个问题,有时会等1—2年。”李真解释说,经适房的建设需要拆迁,拆迁后要首先解决好被拆迁群众的安置问题,然后再把多余的房源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困难户。李真表示,今年市委市政府提供了900万平方米的经适房用地,下一步将逐渐做到“房等人”。
据了解,中低价商品房目前没有对低收入人群开放,仅供于在拆迁过程中的住房困难户。李真表示下一步将根据这次调查情况适当开放中低价商品房。据悉,中低价商品房价格大概是市场价的80%。
李真透露说,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公共廉租房政策、共有产权房政策。“一旦国家大的政策方向制定后,我们就马上实施推开。”而调查期间原有的保障措施依旧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