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新政一月 房地产股价跌幅猛过房价 地产股平均股价打七折
近日,股指期货上市满月,同时国务院开出房地产调控“猛药”也恰好一个月了。在楼市买盘“冻结”的情况下,房价已经开始出现松动现象,但对这剂“猛药”反应最迅速、最猛烈的则是房地产股的股价。A股市场的地产股平均跌幅已接近30%,相当于较4月15日打了“七折”,逾10只地产股的市净率回落到1.5倍以下,昔日受追捧、身价颇高的地产股,股价大面积回到“个位数时代”。
地产龙头亦无法幸免
深圳市场的地产股相当更集中一些,深证地产指数4月16日以来的累计跌幅达到27.75%;而涵盖沪深两市大部分地产股的沪深300地产指数,近一个月来的跌幅也是26.84%。
地产指数重挫的背后,个股一地鸡毛。通过WIND资讯统计,在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的约140只个股中,近60只个股跌幅超过或达到30%,其中还有部分个股昨日继续跌停,探底之路仍在继续,这个幅度远远超过了房价的反应。
“招保万金”四大地产龙头也没有因为综合实力强而幸免,招商地产(000024)一个月来重挫31.55%,保利地产以28.77%的跌幅排在第二位,万科与金地集团同期分别下跌24.04%和20.61%。
港股跌势略缓于A股
不仅A股市场里的地产股“自由落体”,在香港上市的内地知名地产商的股价也“节节败退”。率先宣布“八五折”的恒大地产(3333.HK)一个月来重挫近32%;合生创展、富力地产、碧桂园的跌幅也在28%-23%左右。但香港市场的整体反应没有A股这么强烈,上海复地、雅居乐、世茂地产、华润置地、龙湖地产等的同期跌幅都低于20%。
有意思的是,在媒体与网络上最活跃的地产大腕任志强和潘石屹的公司明显抗跌,任志强任职的华远地产(600743)一个月来的跌幅不到17%,潘石屹控股的SOHO中国(0410.HK)不到14%的跌幅也是港股市场上较为抗跌的内地地产股。
部分个股逼近1664点
在2007年的疯牛行情中,地产股炙手可热、风头强劲,招商地产(000024)一度晋身为百元股,金地集团也涨到过70多元。但其后的大熊市已经让它们大幅缩水,一个月前的地产重拳又让不少地产股回到了2008年10月低点附近。例如,金融街、北辰实业、上实发展、天房发展、华发股份都已跌到2008年末的水平,正在沉向1664点时的水平。
从绝对股价看,以往三、四元的低价是ST股的领地,但截至昨日,已至少有20多只地产股低于7元。由于地产股利润结算上的特殊性,不适合用静态市盈率衡量估值,而从市净率看,已经有29只地产股的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2倍,即市净率小于2倍。
增发价格已遥不可及
地产股价格“雪崩”使那些计划增发的地产企业“雪上加霜”,在有增发计划的地产股中,至少已有32只跌破了增发价,例如保利地产、世茂股份、华发股份、金地集团、格力地产、苏宁环球等,而且从目前股价看,似乎已变得遥不可及。其中,那些向大股东定向增发、收购资产的计划,还可能因大股东的力挺而照常实施;而那些面向机构投资者增发、筹集现金的增发方案,势必遭遇“无人买单”的困境。上周招商地产无奈宣布,受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影响,公司股价大跌,前期将增发底价从28.12元下调至20.60元后,还是赶不上股价下跌的速度,因而决定撤销增发计划。即使不撤销,这些方案也很可能因政策面的收紧而受阻于证监会的审核,或是因股价迟迟不能顺利回升而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