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备受各界关注的深圳首个“双限房”项目“长城里程家园”的申购,即将进入终审阶段。申请人分批次看房已结束,从看房归来的准业主们反馈回来的信息看,担忧犹存。
网友“dreamboy98”看完房后明确表示放弃:“好不容易抽中了签,今天下午去现场看了看,房屋质量太差了,看了一圈,想哭!从来没有救世主,像我们这些没钱没势的夹心层,不要期望可以住上称心如意的房子了。我放弃了,这种房子住起来都担心哪天又是漏水又是掉灰了。”网友“rex99”也表示考虑放弃:“感觉里程家园的房子问题很多:1、地上200多个停车位,行人将无路可走!2、看楼的当天下了一会雨,有若干楼层窗户(是关着的)已经渗水;3、外墙裂缝、修补;4、厕所极其小,淋浴看来要装在马桶上;5、地铁不算远,但路况吓人,路两边荒芜之极,门口大路没红绿灯。本人300多号,放弃!”。中签后一直纠结的“骑驴看唱本”也去看了房,意料之中的失望:“厨房、卫生间面积太小。特别是卫生间,估计是参考农民房单身公寓的布局,没有考虑给三口、四口、五口之家使用的习惯。估计花洒只能挂在坐便器上方了。厨房只够一个人转身,两个人在厨房的话完全施展不开。厨房门开的位置也不合理,餐桌没法摆。入住的话,也许需要大动干戈去伤筋动骨把墙敲掉换方向,不知道物管允不允许,同时要增加费用。此外,内墙面多处明显裂痕,开放的十楼样板房客厅,卫生间有多处防水补丁。开发商肯定不会那么热情主动给你做局部防水,唯一的可能是在近期雨季渗水严重,只能用防水补丁来掩盖缺陷了。墙面多处砂浆剥落,估计是水泥配比不够或者水泥标号不达标。这样的话,楼的寿命要打折扣,省下了水泥也就省下了不少建筑成本。这个楼盘的建筑成本控制估计是相当严格的。我中签号在425以后,等排队到我的时候也都是前面挑剩下的一些鸡肋房源,弃之不舍,食之无味。”
“长城里程家园”开放首日,笔者也曾去看过这个项目。特意乘地铁前往该项目,交通很方便,但地铁上的人真是拥挤。地铁快到达上塘站的时候,就看到了长城里程家园的房子,几栋棕白相间的小高层杵在那里,好像离地铁站不远。出了地铁,猛然间好像到了另外的世界:路上基本看不到人,附近都是荒地,该往哪里走有些茫然。不远处有个看起来很有气势的小区:潜龙曼海宁。据了解,潜龙曼海宁的单价是25000元左右,相比之下,长城里程家园单价不到一万的房子的确便宜很多。用了10多分钟从曼海宁这边绕过去,不远处便看到有一些车和人在聚集,应该都是来看房的,人还真不少,看样子都是拖家带口的。门口需要身份验证才能进去,给了一些户型的资料和登记单,我就跟着人流加入看房大军。感觉比较舒服的是楼间距挺宽,基本上所有户型采光都还不错,这可能是吸引大多数人的地方吧。小区内绿化已经有了,但感觉都是廉价的花花草草,给人的印象不太好,绿化率偏低。绿化地以外,行人通行的小路边都划分了很多停车位,据了解小区内共有400多个车位,其中200个是地下停车位,其他在地上,以致小区有近半的面积被规划的地上停车位占据,人车抢道避免不了。幼儿园已经建好,看上去还不错,面积非常大。走进毛坯房,户型整体还行,但厨房、卫生间正如之前网友反映,比较小,设计不大合理。仔细看房内墙壁,感觉建筑质量确实是一般般,用料也颇显廉价,如有些人说的,外墙可见一些裂缝。是否会存在安全隐患,的确让人担忧。
近两年,各地的保障性住房频曝墙体开裂、楼板漏水,这些“问题”被当地官方解释为建筑“通病”。甚至一些省份,部分保障性住房被查出存在质量不高、使用“瘦身钢筋”、安全隐患较多、材料报验和工序验收把关不严、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地方的保障房为什么会大面积出现“质量瑕疵”?有专家归咎于保障房造价成本过低,“在很低的成本控制下,依靠制度和监督,只能让保障房质量不出问题,并不代表保障房质量能具备舒适的居住功能。”据该业内人士介绍,施工方即便偷工减料降低成本,也大都不敢改变主体设计,比如主筋型号。但施工方有可能通过改变辅料来降低成本,比如把直径为16mm的盘条换成12mm;外墙原本规定贴砖改为刷涂料等。偷工减料导致的最终结果,轻则影响业主的居住环境和舒适度,重则改变房体的抗震级别。
房屋质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问题楼房”惊魂的不断上演,在暴露楼房建设中质量缺乏监管,乱象横生的同时,着实为民众的安居之梦敲响了警钟。房屋最根本的质量如果都不过关的话,我们又何来真正的安居?
据中国搜铺网( 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