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论坛全新上线,访问地址:http://www.3puok.com/bbs/......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中心 >> 投资视点 >> 正文内容
  • 合伙买房应对限购 降了门槛抬了风险
  • www.3puok.com 2011-06-17 11:44:21 
  • 中国搜铺网

     

      限购之下,有的人有买房资格却没钱,有的人有钱却没有资格。限贷之下,有的人为了申请到更优惠的房贷政策,或者干脆想办法合伙凑钱一次性付款……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收紧,市场上各种形式合伙买房的案例应运而生。

      从产品类型来看,中小户型等投资类型的物业,备受这类买家的青睐,而其置业目的也大都以中短期投资为主。

      各取所需、各尽其力,一加一大于二是这类群体眼中合伙买房的利好所在,但有律师指出,合作买房的双方都可能面临相当的风险。而读者对此也是有赞有弹。

      从首套房或将提升到四成首付,到七成银行对二手房停贷。自去年到现在,房贷政策不断收紧。而从今年3月份开始,佛山限购令再度将部分外来置业者和多次置业者挡在购房门外。

      南海区某楼盘销售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开发商只能做好产品和定价,希望吸引到有资格的买家。”记者了解到,从07年调控到09年的房贷逐步收紧,许多多次置业的买家,都会用无贷款记录的亲友名字买房,以申请到更低的首付和利率。

      在今年限贷、限购和限外的多重政策环境下,以“借名”或者合资等形式买房的现象更是多了起来。

      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由于这类买家预算相对有限,并且在三五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要面临套现的问题,所以主要选择中小户型等易于放租、并且总价相对较低的物业,而其投资意向也是以中短期为主。

      “首先不占用自己太多资金,可以保障双方都不会突然要卖掉房子套现。另外要选择比较容易出租的单位,这样交楼之后就可以放出去。”此前和朋友合资买房的杨先生这样说。

      案例

      我有资金 你有资格

      “好在合伙的朋友是男的,不然以后女朋友误会就解释不清楚了。”用自己的钱买房,把房产证的名字写成朋友的,这就是今年5月份李先生买房子的置业经历。

      家住桂城的李先生由于此前已经投资了两套小户型单位,所以在政策下已经没有购房资格。

      “虽然我算是多次置业了,但其实没有一套属于自住的。”李先生说,由于此前一直住在家里的老房子,所以有点闲钱就买套房子以租养供。去年底开始,他打算买一套中大户型作为改善房或者中长线投资,但是限购令落地之后,不舍得卖掉手中现有物业的他只好宣称“不再买房”,但是仍旧忍不住在市场上寻找笋盘。

      今年五一假期,碧桂园城市花园推出了特价单位,8千多元的单价和三房的户型,让关注这个项目的他十分心动:“有这种机会当然不想错过。”在与一位好友商量过后,李先生决定用好友的名字购房,“朋友也是佛山本地人,没有购房和贷款记录。”

      用别人的名字买房子,李先生也知道这其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因为是相识多年的朋友,李先生也没有与朋友额外签署协议。

      “明白风险,但如果不是限购,平时可能就没有这样的优惠啦。” 

    合伙凑钱 不看房贷“脸色”

      一个是往返广佛两地的年轻广州白领,一个是经常需要在广交会以及其他时间驻广州的佛山生意人。因为看好广佛同城的前景,和广佛地铁的便捷,今年初,孔先生和自己的老乡吴先生一起在保利花园买下一套小复式二手房

      从往返两地的年限来说,孔先生已经算是一个“老广佛人”,从08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对佛山的楼市有初步的认识。他说,09年初,朋友介绍未来地铁口的保利花园,但是他当时以“价格贵了”为理由,错失了那次很好的投资机会。

      “当时有种复式的单位,卖一万元左右的单价,平均下来单层5000元/平方米,结果一年后,这样的单位单层的价格都要往一万元去了!”

      今年初,平时家住海珠区的孔先生乘坐几次广佛地铁后,决定尽快出手买下一套地铁沿线的小户型,“我找了一位好朋友合资,他平时经常因为生意需要来广州,也认为佛山的发展前景值得看好,而且购买地铁物业除了投资,还可以方便他以后广交会期间住在这边。”

      于是,孔先生出资40万元,朋友吴先生出资80万元,两个人合伙以120万元的总价买了一套保利花园68平方米的小复式单位。“刚好两个人有这笔资金,就不需要那么麻烦去贷款,也不需要支付利息”。

      投资自住各取所需

      “我是我自己的租客,我也是我自己的房东,我不是精神分裂,而是和朋友合资买的这套房。”

      去年方小姐和同事一起在亚艺板块买下了一套房子,方小姐说,她现在的身份很特殊,自己既是房子的业主也是租客,因此,除了和同事一起,分别各支付房子一半的首期,和每月一半的月供之外,还要交出一半的租金。

      “本来买房子的时候没想自己住,打算和朋友一起投资来着,一共不到15万元的首期,一人出一半压力并不大,以后月供3200元,每个人一千多也可以。”方小姐说,因为看中亚艺板块的环境和升值空间,所以选择这套两房的物业投资,但是由于不想让自己压力过大,所以选择了合伙买房。

      巧合的是,在前不久新房交楼后,方小姐此前租的房子也刚好到期,同时加上合租的同事搬走,所以她决定自己搬进去住。

      “房子是带装修发售的,因为本打算放租所以也已经配置好家电,加上当初一起买这个小区的其它同事也搬了过来,与其这样不如自己先住一阵,租金合适或者房子升值了再考虑出手。”

      有“首套房”资格的女朋友是个宝

      “过两年结婚了,当女朋友变成老婆之后,她的‘首套房’资格也没有了。所以,刚好这次买房子用上了,没浪费。”

      郭先生今年3月份陪同老友到桂城江南名居看房,其中一套总价约为45万元,总面积约50平方米的小户型单位,让两个人都兴趣十足。“但是两个人手上的资金都不充裕,各买一套显然很困难。”

      郭先生介绍,自己由于去年在大沥买了两套复式的铺位,其二层的使用性质属于住宅,所以目前已经被拒贷。而朋友目前在顺德已经有一套房子自住,手上的资金不够支付六成以上的首付。

      两人商量后,决定房子用郭先生无房无贷款记录的女朋友的名字购买。这样可以按照首套房的政策申请,而且用郭先生的话说,如果等到结婚后再买房,无论是买房还是按揭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这样算下来,他们家早就用完了两套房的配额,女朋友婚前没买过房的资格等于就“浪费”了。

      同时,郭先生为了保证朋友的利益,在购房的同时还签署了一份补充协议,“找个比较有公信力的朋友做见证人,尽可能保障双方的利益,尤其是我那位朋友利益,毕竟房子不是他的名字。” 

    律师说法

      合伙买房有风险

      补充协议难规避

      对于很多有置业意向但是没有购房资格、或者资金不足的买家来说,与亲友合伙买房是一种规避政策的途径。但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这种途径,将可能面临到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首先存在于物业后期的管理、装修、租赁以及出售过程中,双方的意见分歧或将会导致纠纷,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律层面,不管是出资方,或者是借名方都可能面临相应的风险。

      广东法则明律师事务所律师方少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以他人名义购房的购房者,该物业在房管等部门的登记人不是自身而是他人。按照法律规定,房屋的产权所有是以产权登记为主,如果对方存在债务问题,或者私自将房屋出售给第三方,又或者该物业被法院强制查封、拍卖的话,那么这种情况是原本出资的购房者无法控制的。这种风险几乎是很难提前规避的。

      其次,对于借自身名义给他人购房的名义业主和贷款人来说,同样有一定风险。例如购房者的贷款出现断供,不但会影响这位名义贷款人的个人征信记录,还会被银行追究违约责任或者起诉。

      此外,有些消费者另外签署补充协议,这种合同是可以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如果物业因为产权证上的业主的债务等问题被第三方查封,或者抵押、出售给第三方,那么该合同对第三方是没有约束力的。也就是说,受损失的一方只能借此追究对方的责任,但不能借此合同对抗第三方对物业的处置。

      消费者声音

      一加一大于二未尝不可

      如果是为了投资的话,和相熟的朋友一同合资,是个不错的方法。这就同合伙做生意、开店一个道理,各取所需各尽其力,做到一加一大于二。不然只是那些手上有钱的人去大笔地投资,而中等或中低收入者就没有投资或者买房子的权利了。

      风险较大不确定因素太多

      不会轻易考虑合作买房,这其中涉及到的风险比较大,主要是以后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未来在物业出手的时候也可能存在意见分歧。比如房子涨到什么价位就出售,这一点两个人的意见不统一的话就很麻烦,搞不好还会弄到亲友翻脸。 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