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 ——透过现象看清商业本质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何为大商业?所谓大商业就是一个商业业态构成中,以品牌为主营的大型经营场所,如大卖场、百货店、购物中心、销品摩中心等,也可理解成在行业中知名度、影响力较大的主力商家。
根据国内现代商业的蓬勃兴起,如被当今开发商所追逐大商业地产开发的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等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历经二十多年的滚爬发展,已印证出了一条铁律,那就是只要大商业商铺一卖就死!这样血淋淋的悲惨案例在国内屡见不鲜。代价就是教训,本人借此机会不妨敲敲大家的警钟。因为在沈阳,这样失败的案例也为数不少。那么为什么大商业商铺一卖就会导致其死亡呢?这里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
先看真实案例:位于一线城市上海宝山区的百联北上海购物中心。其前身为北上海商业广场,由于销售内铺返祖到期,商场无法和众多小业主在租金上无法达成共识,于2006年无奈之下关门。开发商宝茸
房地产公司经过多方联系,最后选择了百联股份来经营管理北上海商业广场。2007年大股东出让了其在宝茸
房地产的股份,新的股东出资成立了上海朝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来接手购物中心的物业管理工作。同时成立了北上海商业广场业主委员会筹委会,并以筹委会的名义给小业主们发了一份《授权委托书》,要求小业主授权业主委员会筹委会与百联股份协商相关事宜;不签《委托书》的小业主将被停发2008年9月至11月的租金。这一举措引发了部分小业主不满,他们联合拒签委托经营合同。包括东方商厦宝山店在内的百联北上海购物中心内的商户们无法与业主及物业管理方面签订新合同,百联北上海购物中心于09年1月初被迫关门停业。
像类似这样开发商所开发的大商业——商场过分追求短期利益致使出售商铺,最终导致闭店大吉的案例在沈阳也不胜枚举。如太原街东舜就是一个“活标本”案例。东舜百货在太原街的地理位置可谓地处黄金阶段,但是由于之前商场进行划铺出售,结果和百联北上海购物中心一样结局,成为了卖商业的革命牺牲品!
其实,国内商业由于出售商铺导致关门大吉的实在是多如牛毛,就不再一一例举了。
针对这种死亡现象,鄙人也和国内一些知名商业人士进行过深入交流和探讨,均认为客观上导致百货商场关门原因完全是“肢体分家”——分割出售产权式商铺导致的最主要恶果。但实际其中真正的死亡密码还有如下诸多因素:
1、无实力的开发商为了拉回现金流而想法把所开发的大商业实行“肢体分解法”——把商场规划成产权商铺来出售。而且,在出售前过分宣传,把商铺价格过分抬高,造成
商铺出售后回报严重透支。例如,商铺60000.00元/平米的售价,年回报按8%计算,折合每天租金就达13.15元/平米。如此高额的租金,在当今太原街的一般商场里都很难做到,况且是一个新开商业商场里,哪个品牌能吃得消承租呢?所以,这是杀鸡取卵造成的死亡原因之一。
2、开发商不专业,而且感觉过分良好,因而造成商业盲管理商业。门外汉经商下犹如猪八戒干起针线活——瞎折腾!这半路出家岂能理好财?一个好的商业犹如放水养鱼一样道理,如鱼没有得到营养,不死就不跑么?所以,好商业要时间和资金来培育。如没有这些用心呵护和专业管理,商场岂能形成人气和商气呢?各行如隔山。所以,闭门造车的侥幸心理惹死的原因之二。
3、小业主不听大业主。只要出售后的商铺,法律上明确产权归小业主了,而大业主则当起了“保姆”式服务,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保姆”岂能指挥得动主人呢?凭啥相信你保姆?百姓百姓,一百个心,想法各异,各怀鬼胎下,岂能做成天人合一的生意呢?这是谋而不合——一厢情愿造成死亡因素之三。
4、商业规划设计的先天不足而死亡之原因之四。当一个商场硬件设备系统统一化后,这样的现象只有造成了十个乌龟盯一个鳖——活活叮死!因为大商场暖通、照明、电梯等设备运营后,每天营业期间带来的就是庞大的运行物业费,但售后的小业主们,在部分拒不开业也不运营下,只要有10%的商铺部不开业,那么,哪个大业主每天能贴补这10%的物业费呢?在天天烧钱烧无可烧的情况下,那留给大业主的只有一条路——关门大吉。
由此,这些悲壮的商业死亡原因在本人看来无异于卸磨杀驴!大商业商铺一卖就死并非危言耸听。所以,大家面对如此多的投资商铺,应该透过现象好好看清本质再出手,千万别像流行歌里那样唱的——死了还要爱!那也太不值得了哦。
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
★延伸阅读
·以最少的交款锁定价格
·独立铺风险小但门槛高
·新政后考虑社区商铺最保险
·为何大商业商铺一卖就死?
·商铺陷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