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开篇先跟大家分享两个真实的投资故事,虽然这两个投资买房的案例在地域上“南辕北辙”,但结局却是殊途同归的。
故事1:小帆26岁居住地:北京三年获利百万
小帆2010年大学毕业半年后,在父母的支持下买了北京望京的小户型,然后结婚嫁给了一个没房的男人,一起租房住,婚前小户型就租出去了,3年过去了,小帆老公2010年花30万在西安买的小户型,现在最多卖40万,而小帆2010年花30万付了首付,贷款了65万,在望京买的小户型,现在可以卖200万,除去贷款,小帆的30万变成了130万。2013年,他们开始有了一点积蓄,因为放在银行也是贬值,所以开始买小户型投资。目前在立水桥又买了一个商住小户型,不指望月租金能挣钱,而是打算两三年后卖掉。
故事2:猎德村村民居住地:广州四年净赚四百万
保利地产(保利西山林语保利新茉莉公馆)广东公司董事长余英在微博上爆料:“一个朋友花500万购买了位于珠江新城的保利香槟的一套二手房" href="http://esf.czfcw.com/" target="_blank">二手房。原房主是猎德村村民。该物业2006年一手价是每平米7000元,现在是37000元。03、04年开发商拿地楼面地价每平米2000元,加上银行利息、政府税费、建安等等,开发商三四年操盘下来,每平米净赚不到1000元。小业主六年每平米净赚30000元。”
几年前买房的两个人怎么也没想到,房产投资甚至不需要什么秘籍,原来不算是市中心的居所日后会成为繁华地段,房子的价值更是增值数倍,这让现在刚刚成为“房奴”的人们,期望也能接棒进入投资房产致富的角力赛。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曾表示,“面对通货膨胀,最能保值的方式就是买房。这不仅是在我们国家这样,在任何国家都一样。”梁小民认为,投资房产是最保险的理财方式。如此看来,这两个靠买房增加财富的故事在全世界都屡见不鲜,然而为什么我们要单独提出来分析呢?
房价失控背后:投资渠道匮乏国人追涨买房
2003年之后,中国的房价开始失控。国字号的调控共七次,所有房产调控加起来有三十二次。2009年以来五次国字号调控都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强力打击投资投机性需求,然而调控过后,房价却一路走高。每出一个调控政策房价就涨上一个台阶。北京五环外房价都奔4万了,粗略算下,即使在北京六环买套70平米的房子也要140万,这些大部分工薪族40年工资都买不起的房子究竟培育出来多大的泡沫?!为什么国人还在追涨买房的路上乐此不疲?
我们再回到买房的心理层面,中国的房子到底是用来住的消费品,还是投资品?投资投机的心理在普通购房人群中占比多少?笔者认为,买房对于中国人来说,永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选题。
曾几何时,股票、黄金与房地产是三大传统的抗通胀利器。而如今股市、金价暴跌,一个交易所的朋友曾透露:“中国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中63%是中小投资者,超过93%的投资者是亏损的。”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更直接沽空了黄金的投资价值,陈志武认为,“世界经济的金融化已使黄金的价值大大减弱。投资黄金目前来看只有炒作意义,从资产配置的角度看,无论是投资基金还是房产都比黄金更能长久产生价值。”
在投资领域短缺的情况下,中国人堆积过中药药材,买过成吨洋酒,紫檀红木家具,翡翠玉石,沿着太平洋转了一圈后发现,对于不懂的领域而言,还是家门口的房子更靠谱,谈起房子,每个中国人都能说上几句,曾经有个段子,某老总在洗头的时候,洗头小妹们在讨论去XX买房,洗脚的时候,服务员也在说去哪里买房,吃饭的时候,饭店里的人基本都在讨论去XX处买房,他一想坏了,立马撤出某地的房地产投资。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93年的海南。为什么这个人逃出来了呢?按照他的投资理论来讲,房子是个商品,而中国的商品房是投资品,海南的房子更是奢侈品,不是全民都能买得起的,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房子上面,有房子的人接着买,没房子的白领要买,月收入刚过最低标准的人咬紧牙关也要买,那证明这个地方的楼市已经疯狂了,禁不起政策的左右,也抗不住供需的变动,天涯,海角,烂尾楼。就是这么来的。
资产配置的险境:楼市崩盘疑云
股市“半夜鸡叫”就能一夜消灭了一个中产阶层,如果楼市崩盘,那么手持多处房产也背负多重贷款的投资者恐怕就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与海南和鄂尔多斯曾经演绎过的“高价崩盘”不同的是,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似乎从未赶上“大萧条”时代,房价在爆发金融危机的2008年短暂跌落后,后劲十足的翻了几倍涨回来。
然而就在2013年行至近半的时候,楼市出现了很奇怪的状况,不买房的人焦虑,买了房子的人也焦虑。所有人都被一个信号吓到——“银行缺钱了”,2013年6月20日或许是中国金融货币政策值得记住的一天,银行间市场隔夜拆借利率疯涨至13.44%,盘中最高成交利率高达30%,相当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倍。
房地产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也在这场波动中多少受到冲击,设想下最严重的情况,房地产行业资金链有可能出现断裂,或资金紧张,有专家指出:房地产市场这么多年的畸形发展,主要依赖的就是超发的货币,一旦钱紧,必将使得众多依靠国内银行贷款的房企融资受挫。
虽然笔者采访过的房企都表示不差钱,融资亦没受到影响。但在现实层面上,各地不断传出住房贷款暂缓的消息。据调查,中信银行自6月22日起,已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房贷业务的放款。而其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多地的分行、支行的房贷放款确实已基本停止。
专家分析目前中国遇到的一系列经济问题都是由于2008年中央政府出台的4万亿投资的药太猛,央行大量印钞但钱没用到实体经济。再看当下山雨欲来的各式新政,似乎也是在为当年的4万亿买单。玩过过山车的人都知道,开始过山车是先慢慢向上爬,这时人会越来越紧张,因为大家知道等爬到顶点,接下来就会是一个大俯冲,刺激就在这里,区别在于过山车爬升时大家已经准备好享受刺激,而4万亿的大俯冲却几乎没人有思想准备,大家都以为爬升期会一直继续,一直到达幸福的彼岸。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4万亿救市,带动全国近200万亿投资,出现了围绕房地产驱动经济增长的繁荣景象,而代价是大量地方融资平台巨量融资已经无以复加,政府财政负债已达极限。房地产业成了经济的主要支柱。
然而倘若开到彼岸的车真的没油了,还会有下个4万亿救市么?
另外,反观近日出台的楼市新政,虽然突袭了中国人千百年下积累的买房保值思维,但在高通胀的经济形势下,围堵了房产这条路之后,却没有疏导之途可达。“管理层要来保护我们了,快跑!”这一句股市的笑话同样用到了今日的楼市。每当楼市实施一项新政时,一道道金牌下来反倒成了市场的逃命信号,但是我们的民间资本和老百姓的资产,反复上演了从股市到楼市再到股市的戏码,或许新政之外,给人们一个财产安置的通道,是其他部门的配套政策应该考虑的首项目标,房地产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房地产动过之后,是否还有其他的领域该动一动了?
前有股市、黄金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更像是个围城,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是身处超级泡沫升腾的前夕,还是楼市崩盘的前夜。
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