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推进幼儿教育普惠发展
探索先救治后付费制度
昨天,南京市政府公布了《关于实施综合改革工程的意见》,并拟定了《十项综合改革近期重点任务总体方案》,逐条明确了近期10个专项改革的主要改革任务、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全市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综合工程近期重点任务。
其中包括:简政强区县(园区)改革方案;优化政府工作部门“三定”方案;优化街镇行政区划和村居布局改革方案;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方案;深化资源管理体制和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深化农村和城乡统筹改革;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重新组建市园林局
2012年8月,南京将组建市园林局,为副局级部门管理机构。将有关部门承担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线”和“绿色图章”管理、指导监督城区范围内城市绿化、社会绿化和部门绿化以及古树名木管理等职能整合划入新组建机构。
优化社保经办机构管理体制
2012年12月,组建市社会保障管理中心,为市直属副局级事业单位,承担各类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结算管理服务。原人社、卫生部门管理的相关机构整体划入新中心。中心在业务上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实行各类社会保险的统一信息登记、统一交费基数、统一征缴、统一稽查管理,创新管理流程和整合服务资源,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市政府工作部门简政放权
发挥群团组织桥梁枢纽作用,把可由群团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事务,交给群团组织。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公益服务制度,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向社会提供内容更为丰富的、形式更为多样的公共服务。对承接公共服务事项的群团组织适当增加编制、职数,按照人随事转的原则,相应减少和划转有关行政部门行政编制、人员、职数。
教育体制改革
2013年6月,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推进幼儿教育普惠发展。制定《新建小区中小学幼儿园配套实施办法》,公办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用地按划拨方式供地,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产权按属地移交当地政府办园;落实“以县为主,县、镇(街)共建”的管理体制,加大对社会力量办园的扶持力度,采取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建立协同发展机制等方式发展学前教育。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2年12月,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提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和资费标准。完善差别支付机制和大病救助机制,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大病商业健康保险或建立补充保险等方式,实现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的衔接。积极推广医保就医“一卡通”,推进职工医保制度内跨区域转移接续。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建设“一站式”门诊,探索建立先救治后付费制度,全面实行挂号、缴费、检查、结算等环节的自助式服务;整合市区与“三区两县”医保网络,推进同城联网结算,方便群众异地报销。
本报记者 华晓丽
延伸阅读
具体细则6月底出台
要求国企“做强主业”
《意见》明确,国有企业应“根据功能定位确定集团发展战略,做强做优主业”。要求“市属集团管理层级一律控制在三级以内(含三级),不再保留三级以下公司。推进国有资本从劣势企业和低效参股投资中退出。”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特别强调加快国有房地产公司的转型,要求“国有企业原则上不再参与商品房开发”。
此外,《意见》还强调,今后将加快集团所属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在保持国资控股的前提下,重点以增资扩股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强母子公司管控,2013年建成市属集团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这一系列的改革由市政府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监察局、相关集团负责在今年12月份完成。
至于具体的实施细则、施行方式,昨天的大会上并未给予明确。有消息称,到6月底,将有进一步的实施细则及施行方式出台。
国企可通过入股参与
业内认为市场影响甚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京商品房市场的国有房企共有10家,其中包括中北地产、建发集团、栖霞建设、城开集团、中电置业、国信地产、奥体建设等,所涉及的楼盘达20余个。此次提出让国有房企退出市场,是否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有业内人士指出,取缔三级以下公司,目的在于控制国企庞杂的产业链,遏制其无序、低效的国本投资。但《意见》并未明确具体的实施细则,国企虽然不能直接从事房地产,但它们还是有可能通过入股或者参股的方式间接进入。
南京市房地产开发促进会秘书长张辉分析,从国家层面来看,并未要求国有房企全面退出;改革方案中只说“原则上不参与”,这意味着并不完全禁止;在《意见》中也未对国有企业进行界定,全国有、国有控股、国有参股等几种形式对市场的涉及面和影响差别巨大。他认为,这项改革的主要用意在于引导有条件的国企转型更优质产业。
本报记者 曾璐
南京国企退出商品房开发?
业内称是“原则上不再参与”
可通过入股形式参与,对市场的影响不大
昨天召开的南京市综合改革大会上,公布了《关于实施综合改革工程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及十项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提及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国有企业原则上不再参与商品房开发”。对此,地产业界表示,具体执行细则尚未公布,因此难以判断对市场有无实质性影响。
随着地产业国企扩张现象加剧,2010年3月,国资委就已经明确要求,保留16家主营房地产业务的央企,而其他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在15个工作日内制定有序退出的方案。
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保留的这16家央企,占全部央企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85%,其他清退的78家仅占15%的比例,这样的清退也并未动摇到央企涉足地产的根基。与此同时,被责令退出房地产的78家央企至今仍有过半没有严格执行,在房地产持续调控导致全国地价平均下跌17%的“利好”下,得以保留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更是借此大举抄底扩张。
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万科地产、保利地产、招商地产和中海地产正大举拿地扩张,4家房企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中旬的40天内斥资拿地高达百亿之巨。细加分析即可发现,在这4家逆势扩张的房企中,保利地产、招商地产和中海地产均属央企,而万科地产因含华润血统亦可谓央企嫡系。
再看南京地产市场,保利地产、招商地产和中海地产3家央企在南京开发的楼盘有12家,而央企嫡系万科地产在南京开发的楼盘更多,有10家。不光是央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南京地产市场,属省市国企的房产开发公司共10家,其中包括中北地产、建发集团、栖霞建设、城开集团、中电置业、国信地产、奥体建设等,所涉及的楼盘达20余个,目前的土地储备近十宗。在国企咄咄逼人的态势下,一些民营开发企业因融资渠道不畅,资金周转不灵而奄奄一息,使房地产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
据中国搜铺网( 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