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4月10日,位于高新区肖家河沿街以北、玉林中学以东的13.9253亩土地,最终被台湾远雄以楼面地价7080元/平方米拿下。
2011年1月31日,位于彭州市隆丰镇九龙村7组,一宗面积为5.05亩的地块,最终以810%溢价率成交。
专家认为,受楼市调控影响,造成开发商资金紧缺,不少开发商追求短平快销售模式,因此催生了小地块高溢价现象。
4月10日,成都土地拍卖大厅内座无虚席,经过数十轮举牌竞拍,位于高新区肖家河沿街以北、玉林中学以东的13.9253亩土地,最终被台湾远雄以楼面地价7080元/平方米溢价68.57%的天价拿下。华西都市报记者观察到,此次溢价成交现象,只是楼市受政策调控来,小地块受追捧现象中一个缩影。面对“撤拍”、“流拍”、“底价成交”土地市场,一些小地块为何频频上演高溢价?
土地出让 频频上演小地块高溢价
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11年1月31日,成都国土部门在出让位于彭州市隆丰镇九龙村7组,一宗面积为5.05亩的地块时,吸引了十多家开发商激烈竞争,最终以810%溢价率,被一家企业拿走。同一天,位于新都区(绕城路南侧)长龙社区一宗面积为39.81亩的商业用地,在经过数十轮竞拍后,最终以312%的溢价率,被煌鑫投资竞得。同样在这一天里,位于双流华阳街道伏龙社区的一宗面积为28.45亩的商业用地,最后以溢价率250%,被成都圣沅房产竞得。
事实上,小地块高溢价现象,自去年楼市调控来,在成都土地市场中就不断上演。出让高溢价现象,也并非仅仅表现在商业用地上。比如,今年2月10日,成都国土部门在出让新都区新都镇宝光村1社一宗面积为8.28亩的二类住宅用地时,最终以54%的溢价,被成都民生置业拿下。去年11月19日,成都国土部门在出让位于昭觉寺南路,一宗面积为11.72亩的住宅用地时,被成都凯泰投资管理公司以溢价52%拿下。
一冷一热 大小地块结局各不同
面对严厉的楼市调控,为何出现小地块受追捧现象?记者走访发现,自去年初以来,成都不少开发商拿地变得十分谨慎。那些资金投入相对较大,配套建设要求较多的地块,即使是属于主城区的商业金地,开发商也不愿轻易采摘。
比如,今年4月10日,成都国土部门在拍卖位于青羊区四威南路3号,面积为54.1339亩一宗土地时,尽管起拍价为4800元/平方米,由于该宗土地规划了一个社区卫生中心,总投资金额也相对较大,该宗土地最终在开拍前一天“撤拍”,造成该宗土地第二次“撤拍”。
记者观察到,因为地块面积较大,出让总价较高,造成优质地块流拍或撤拍现象已屡见不鲜。即使被国内外品牌开发商虎视眈眈的攀成钢区域,近两年来也同样未能避免流拍或撤拍现象。
“受楼市调控,我们放弃投资门槛相对较高的地块,目标主要锁定成都一些优质小地块,因为这些地块开发门槛不高,可以尽快回笼资金。”谈到公司近期拿地计划情况,成都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张先生如是告诉记者。尽管,张先生所在公司目前土地存量有限,需要拿地“下锅”。可是,面对动辄数亿元或者上十亿以上的出让地块,公司实在不敢动用所有老本。如果冒险拿地,一旦销量困难,公司就面临倒闭风险。
记者也调查发现,尽管开发商一旦拿下大型地块,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打造出自己心目中的高端项目。而这样的高端项目,相对同样区域的小地块项目,价格走势要高出半截,但由于目前受楼市调控,各大开发商都面临资金紧缺,他们对大地块确实面临“想说爱还真难”的尴尬处境。对于一些中小开发商而言,就更不敢虎视大型地块了。
楼市回暖 不少开发商近期要拿地
事实上,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楼市调控,成都不少开发商已经出现了“等着米下锅”。今年3月,当成都楼市重现“小阳春”后,不少开发商看到了希望,疲惫已久的土地市场开始出现了转机。比如,3月7日,乐天集团以17.4亿,拿下位于攀成钢的106亩土地。而在当天,作为本土房地产企业的四川蓝光,在土地市场“潜水”近一年后,终于豪掷10亿元,一口气拿下成华区府青路和青羊区青波村的两宗土地。
记者走访发现,近期成都不少开发商都有拿地的准备,有的公司还特意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正在全面了解成都土地市场情况。一旦有适合自己心仪的地块,他们就会浮出“水面”果断拿地。即使是成都郊区、市、县的优质小地块,或者位于成都主城区一些优质商业地块,均可能出现众多开发商抢夺现象。
>>>专家点评
高溢价 缘于资金回笼快
曾几何时,被判为难以规划、难以开发、产品层次不高的小地块,如今却成为了开发商眼中的香饽饽,这意味着什么?华西城市与房产研究院首席顾问温利阳认为,从地块的区位看,多数小地块均处于主城区相对中心的位置,对于当今刚需当道的楼市而言,好配套、好环境等要素,远不如“便利”更能符合刚需们的胃口。而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发达,其对中小户型房产项目的便利性要求就越高,这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从开发商的投资能力看,由于受到限购政策等影响,多数开发商资金紧缺,胆也变小。小地块低总价、低成本的“微开发”模式,自然受到开发商追捧;从产品可转换的角度看,小地块产品转换性非常灵活,这对于写字楼炙手可热的今天,无疑是享受了产品加产权的双重利好。
而对于小型的商业、工业地块,则可以直接包装成各个等级、各种户型开间的写字楼,直接抓住房地产市场中最有潜力的部分;从产品包装角度看,更多的停车位、更好的基于人体工学的户型设计等,都会对购买者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再配合概念性的五星级大堂、室内泳池等奢华型配置,以及使用更多的绿色建筑技术,选聘顶级的物管等,小地块反会令购买者感觉孤楼不孤,从而产生深远的销售意义。
据中国搜铺网( 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