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佛山的城市中心在哪里?城市升级三年计划给出了答案。“我所理解的‘强中心’,就是佛山新城、禅城老城区和千灯湖片区这三大块连成的整体。佛山新城在佛山的城市升级和产业升级战略中都将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强中心’战略的‘核心’。”刘悦伦说。
从城市格局上看,佛山的城市升级是建立在佛山“组团城市”特色基础上的“强心”之路。区划调整后,佛山“2+5”组团式发展走过9年。然而,无论是“一环”搭起的城市主骨架还是各区百花齐放的城市建设浪潮,至今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佛山的中心哪里?此次升级计划将推进组团中心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承载力首当其冲便不难理解。
落实在项目上,就包括加快规划建设核心区佛山城市中轴线,推进佛山新城、禅城中心区及千灯湖片区互动发展,打通一切瓶颈,“加快实现资源要素在三个区域的自由流动,联合三者共同支撑佛山城市中轴线的建设,增强中心区域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刘悦伦说。
自从“大佛山”以来,随着城市布局规划的步步升级,佛山的“中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迁。在“2+5”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之后,佛山首次提出了以中心组团中南部的片区为新城区的概念,并于2006年初步形成了新城核心区的空间框架。此后,经历了2007年的重新定位和2008年的规划调整,更名为“东平新城”的佛山城市中心进一步扩容,从原来的44.3平方公里拓展至88.6平方公里。到了2010年,时任佛山市委书记的陈云贤提出“1+2+5”城市发展概念,其中的“1”就是东平新城,首度突出了佛山的“强中心”战略。而在去年的党代会上,佛山的组团城市格局再次“进化”,现任市委书记李贻伟又在后面加了一个“X”,即强调了不能忽略镇街城市化,同期还将东平新城更名为佛山新城。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9年多来,无论组团式发展格局如何升级,城市中心的范围、名称如何变化,佛山对打造“强中心”的渴求却丝毫没有改变过,相反,“强中心”战略正一次次被强调,佛山新城的重要性也在一次次地被提升。
“佛山这个城市已到了该‘质变’的时候了”。在谈到此次城市升级的原因时,市国土规划局总规划师刘宏指出,从2003年区划调整至今,佛山的城市发展已逐渐成型,经济总量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城市发展的规律决定了佛山必然要进入一个“质变”的阶段。
■书记李贻伟语录
谈城市竞争力的危机感
佛山人务实,吃得很有讲究,穿就不怎么样了,抹布当围巾围上就行(全场大笑)。到了今天,不管是跟远的长三角比,还是跟亚运会后的广州比,我们都感觉到了危机。
真正的产业升级和国际商业活动,不可能进农家乐,不可能进街边大排档,真正谈生意还要进酒店,还要五星级酒店。所以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总部,搞制造和总部分离,实际上那都是逼出来的。
企业家招不到好人才,我们自己毕业了出去的,都不愿意回到佛山来……
抓住机会“一盘棋”
这些项目不是静悄悄的进来,而是公开的、大张旗鼓的,会带动整个城市。我们呼吁广大的市民和企业家积极配合,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也争取到一些土地指标。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因此,今天改不改、拆不拆,你拿主意。哪个地方不配合,将来或许就变成西伯利亚。
“愚公移山”精神
轮到我们这一届就下决心做这个决策,就像“愚公移山”一样,我们必须把山搬开,否则没有路。虽然有一些人会冷嘲热讽,就像那个智叟一样,说你这样猴年马月能做出来啊?那愚公是怎么说的啊:我挖一块少一块,我挖不了我的儿子挖,我儿子挖不了我的孙子挖,我就不信挖不开它。所以因此感动了上天。我们如果有这样的决心就会感动老百姓。
现在是地方还债期,但是如果把现在的钱都用在还银行贷款上,看起来“荣耀”,却恰恰失去了最宝贵的机会。至于佛山“301亿”的债务可推迟还。
■市长刘悦伦语录
揭“欠账”
刚到佛山的时候我就开展调研,基本跑遍了全市,千灯湖片区、季华东路、岭南大道等几个地方还是可以的,但还有许多地方是低矮厂房和仓库,如广三高速沿线,而且显得杂乱无章,更不用说美感了。另外,还有交通拥堵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中心城区不突出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比“不足”
先看看其他先进城市,苏州、无锡在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推进标准高、力度大。苏州的金鸡湖打造得好似人间天堂,无锡的太湖沿岸严格控制房地产,大片大片地进行绿化,走一天都走不完。这几年,我们总往长三角跑,还不能不服,人家的规划档次、建筑理念、国际化视野、建设标准就是比我们强阿!
再来看周边城市,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追赶的地方,深圳应该不用说了;珠海比我们好,横琴开发区的带动效应将逐步增强;东莞的东莞大道、新城区、松山湖都很漂亮;中山、惠州、江门这几年都有很大的变化;肇庆、清远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而广州通过亚运会的提升,正在和我们拉开距离。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在珠三角一体化、广佛同城化的进程中,我们就会失去竞争力。
谈城市与产业关系
佛山要发展都市产业、低碳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换个思维,从“产业”中跳到“城市”上来,从“城市”入手,再对“产业”下手。我们要知道,只有一流的城市,才会提供一流的环境,才会引进一流的人才,才能承载一流的产业。
■要素解读
关键词
城市中轴线
佛山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动员大会上,刘悦伦抛出“城市中轴线”概念,即要求加快推进佛山新城、禅城中心区及千灯湖片区互动发展,打通一切瓶颈,加快实现资源要素在三个区域的自由流动,联合三者共同支撑佛山城市中轴线的建设,增强中心区域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解读]
岭南大道为轴 串起中心城区
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顾耀辉解读称,佛山的城市中轴线确实不好找,但在邀请了专家学者研究论证之后,最终确定了以岭南大道这一轴线,佛山希望通过这一轴线,像广州一样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中心城区,并最终将整个城市凝聚、串联起来。轴线是以岭南大道中心、东西各宽一公里的区域,北至到城北批发市场(即海八路),南至哪里目前没有最终确定,甚至有可能再贯穿至乐从。
[相关项目]
①两园连接 建泵站引入东平河河水
文华公园是岭南大道城市景观轴线的重要节点,而其东南面又是佛山亚艺公园。结合发挥岭南大道作为中心城区中轴线的定位,两园(亚艺公园、文华公园)将启动改造提升工程,完善园建配套设施,同时建泵站引入东平河河水,并加建两座人行天桥等,将两公园连接起来。
②岭南中心片区改造工程(包括普君南路贯通岭南大道工程)南浦村改造今年启动
针对地处中轴线关键节点的城乡结合片区进行改造升级,并且打破现有交通瓶颈,实现中心城区交通顺畅贯通,最终实现与岭南大道城南片的现代城市化的格调统一协调。
关键词
交通
交通安全便捷是理想城市八大要素之一,但佛山交通的发展现状,暂不能令市民满意。
在佛山城市升级行动计划中,公共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大方面。计划提出,将加快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市与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市与镇(街)之间的对接更加顺畅便捷。
[解读]
在此次确定的103项升级工程中,打通区域间互联互通的道路建设项目及公共交通项目占到份额比较大。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总规划师刘宏称,经过长期研究论证,发展公共交通才是真正可以解决城市拥堵病问题的有效办法。
轨道交通,顾耀辉介绍,目前佛山的轨道交通已有四个层面,即国家层面,如武广线等;城际间的,如广佛环线、广佛肇轻轨等;城市内的,如已建成的地铁一号线;大运量的有轨电车,南海1号线就是首个,预计年底可动工。他透露地铁2号建设申请已送国家发改委审批,希望今年上半年可以拿到批文。
[相关项目]
①魁奇路东延线 有望今年完工
魁奇路东延项目建成后,使魁奇路东西横贯禅城,直接连通佛山中心城区与广州火车南站,有望于今年内完工,禅桂至广州南站只需15分钟。
②广佛线(广佛地铁)南延线 今年开工2016年完工
广佛线二期工程线路长约6.57km,共设置4座车站,分别为澜石站、世纪莲站、东平站、小涌站。该工程可以将禅城区与正在建设的佛山新城连接起来,方便一河两岸的交流,解决广州城区与佛山的交通联接问题。
关键词
“很佛山”
佛山市市长刘悦伦在讲话中提到,在一些重点规划、重大项目、重点区域,不能因为强力推进就放弃精品意识,而是需要精雕细刻,比如说佛山新城的建设,要在建筑风格、岭南文化、水环境等方面大做文章,而且一定要做到极致。要打造几个精致的、漂亮的地方,或者一看就“很佛山”的地方,做佛山的明信片,每年拜年就可以用了。
在城市升级计划中,提出打造祖庙东华里、南海千灯湖特色步行街区、南风古灶特色步行街区、乐从沙滘特色步行街区、平洲玉器城特色步行街区、陈村花卉世界特色步行街区及佛山新城文化中心(公共文化综合体,包括特色步行街区)六大步行街区。
[解读]
城市升级,并不是遗弃历史地向现代都市发展,不顾历史传统的发展往往导致“毫无特色”或者“千城一面”。佛山本土著名文化学者邓箫文说,佛山的城市中心区并不一定要大步跨进地建设,可以慢一点,做细一点,融入岭南文化的灵魂,结合本土传统文化去建设,这是避免千城一面的重要元素。
[相关项目]
①祖庙东华里特色步行街区
根据规划,以祖庙——简氏别墅——东华里三处文物为核心形成规划区的公共活动中心和街巷肌理,规模约16公顷,将形成极具有文化特色和吸引力的核心。功能综合集商业、娱乐、文化、展览、旅游、休闲、居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规划3个核心地块内基本实施步行化。
②南海千灯湖特色步行街区
项目定位——商业休闲特色街区将形成以保利水城(商业购物)、金融广场(休闲文化)、北岛蓝湾(娱乐活动)为中心的3个核心商业休闲中心,每个中心规模各20公顷左右。
据中国搜铺网( 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