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论坛全新上线,访问地址:http://www.3puok.com/bbs/......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中心 >> 房企八卦 >> 正文内容
  • “抢房潮”又来了?
  • www.3puok.com 2011-05-13 15:19:00 
  • 中国搜铺网

    5月伊始,爬上媒体头条的,不是“零成交”,而是“抢房潮”。本应静待房价退烧的刚需客,却在广、深两地掀起了久违的“抢房大战”。众多研究机构言之凿凿的技术分析,短短几天就沦为市场笑柄。

      记者观察发现,此次,广州、深圳、北京等地被疯抢的几个楼盘身上都有两个“标签”,一是降价,二是品牌。换言之,大开发商的全国降价行动更能激起购房者的关注。但这些所谓楼市“带头大哥”的品牌房企,其降价行为却从未带动整体房价全面下调。

    探寻近几年的市场,可以总结出一条周而复始的轨迹:涨价-引发宏观调控-购房者深度观望-刚需被严重挤压-挤压释放市场成交阶段性反弹-各地开始抢房-引发全面回暖-再次涨价-出台新一轮调控平抑房价。

      不难发现,在这条轨迹中,从未出现过全国房价整体下浮的现象。似乎每次成交量被冻结一段时间后,“屏不牢”的、放弃观望率先出手的,总是购房者。

      不管外界如何渲染开发商资金链紧张、拿地难、融资难问题,在整个房地产买卖市场中,开发商仍是相对强势的群体。有个开发商对记者坦言:开发商不会因为短期内的波动而“轻举妄动”。原话是“万科降价了,恒大降价了,中海降价了,我只要扛得住,有理由不跟他们玩吧?”还有一位开发企业的朋友告诉记者,开发商利润很高,可以承受更高的建设成本和融资成本。就算短期内资金链出现问题,通过小幅降价就能带来巨大的回笼资金渡过难关。

      的确,在大规模降价潮之前,购房者往往会先出手,先出手的这部分购房者就是前期被挤压的刚需客。

      买方市场中,刚需客户率先入市的原因有三条:先看大背景,CPI指数高企、通胀预期,是形成商品房降价潮未到而抢房潮率先开启的宏观原因,毕竟不动产仍是人们财产升值保值的主要商品;其次,刚性需求被挤压后的报复性反弹,抢房子的,很多都是急需住房的人,如急需房子结婚、马上要拆迁等等,这类人群的数量非常庞大。在观望了一阵后,看到房价降价无望,对于未来价格调整失去信心,还是选择提前尽快购买;第三,个别开发商低价入市,个别项目低于区域均价开盘也加速了购房者出手买房,诞生了很多“日光盘”后,经过媒体的渲染,很多购房者担心价格续涨,就跟风购买。

      楼市目前需要理清的是,成交仍旧集中在少数几个被购房人认可的品牌降价项目上,不少待价而沽的项目成交并不理想。

      回到开篇所言,说楼市中人“盲人摸象”虽不免偏颇,但只要手能摸到关键一点,判断还是会相当准的。

      没有房源就没有活路,中介房源是靠“抢”来的

      “抢房抢客户”,沪上中介艰难求存

      近期各地抢房热潮虽然还未波及上海市场,但是在上海二手房市场,中介行业的“抢房”大战却提前打响。

      上海知名房产中介美联物业(上海)公司副总经理丁伟5月4日表示,公司将退出上海二手房中介业务。这标志着已经在上海打拼了15年的美联物业门店标牌即将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将成为上海房产中介业自2008年以来最大规模关店事件。

      “美联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以来都很低,门店数量一直不敌其他一些品牌连锁中介,投入不够,门店数量少,房源储备量少,相比其他门店到处‘抢房’谋生存的现状,美联退出上海,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

      房源被抢,3万奖金打了水漂

      小陈是沪上一家知名房产中介公司的物业顾问,自从去年4月史上最强的楼市政策调控以来,虽然生意清淡了不少,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绩尚可。

      “中午要带一位客户去看房,这套房总价500万元,客户相当有意向,拍板成交应该就在这两天。”

      小陈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相当有把握。

      500万元的房源,上下家佣金总和有10万元,由于小陈属于资深物业顾问,其佣金抽成可以达到30%,这样仅这套房源,小陈就可以拿到3万元的奖金,想到这里,小陈不禁轻吁了一口气。

      中午时分,客户如约到来,小陈带着客户仔细察看了该房源以及周边环境。应该说,这套房源无论户型、小区环境还是配套设施都是比较合客户心意的。就是总价有点高,超出了客户的预算。

      小陈说:“这样吧,我再帮你问一下房主,看看有没有优惠,您自己也可以和他沟通一下。”

      于是小陈拨通了房主的电话,正要开口,电话对面的房主说:“陈先生,我正要找你,这套房子我已经卖出去了。”

      “什么?”小陈一听头一下炸开了,“你不是说只在我们这里登记了吗?”

      “是啊,”房主说:“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你旁边的那家中介公司也知道了消息,而且他们让了一部分佣金给我。买房的人也很爽气,我急等着出售,所以就不好意思了。”

      “这……”小陈一时为之语塞,他怒气冲冲地跑向隔壁的另一家房产中介,经过一番了解后才知道,当初房主带他看房的时候,他们就有业务员尾随在后,等他和房主分开再上前询问情况,通过一番游说登记了该房源的资料,并承诺返还一部分佣金。事已至此,小陈只能自认倒霉。

      “自家房源”也被“自家人”争抢

      “嗯,嗯,好的,我知道了,我一定帮你多多留意。”小何挂掉了电话,开始收拾资料。

      作为闸北区一家房产中介公司的销售人员,小何知道目前的市场行情一直在走下坡路。市场调控一年以来,不要说好的房源,就连普通的房源也是日渐稀少。房产中介没有房源,就意味着关门,公司里每个人都岌岌可危。小何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哪一天,总之尽力而为吧。刚才电话里的房主前不久刚把房源挂牌登记,已经打电话来询问过好几次了。

      “不错啊,又有房源了,”旁边的同事小郑笑着说,“这个月估计就你能开张。”

      “哎!”小何有些担忧地说,“谁知道他是不是在外面挂了好几家公司。而且现在要买房的人也少。我去外面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房源吧。”小何将资料顺手一摆,随即走出公司。

      到了第二天上午,有一个客户走进公司,径直跑到小郑面前说:“你昨天带我看的那套房子还不错,能不能帮我约一下房主,我们具体谈一谈。”小何一听他说的房子,不就是昨天自己的那套房源吗?于是马上起身问道:“小郑,这是什么情况,你什么时候带他看过那套房子了?”

      “哦,昨天你不在的时候有人询问,我就帮你接待了一下。”小郑表情一脸尴尬。

      小何瞬间明白了,气愤地说道:“你昨天怎么不和我说一声,你是不是趁我不在偷看了我的资料,拿了房子钥匙,准备私自吞了这笔单子?”两人之后便展开了一番争吵,要不是同事极力劝阻,几乎要扭打起来。

      小中介缺房源大中介缺优质房源

      以上均是发生在上海的真实事例,从2003年国家第一次采取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措施,到现今史上最强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短短8年时间,在二手房市场扮演重要角色的房产中介公司的生存状况总是伴随着一波波的政策冲击而起起伏伏。公司间的恶性竞争、员工彼此的勾心斗角等话题更是不绝于耳。那么这一系列矛盾的直接原因究竟是什么?二手房市场又将进入“寒冬期”了吗?

      理财一周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一些房产中介公司。21世纪不动产一家分店的张经理告诉记者:“眼下中介公司的生存危机,大部分是来自于房源的不足。今年限购限贷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市场观望气息浓厚。无论买房卖房者都在犹豫,而且目前营业税新政规定购买五年内的住宅将以合同价收取税费。更是逼退了一部分原本要出售住房的客户。”

      不过张经理又表示,“房源情况各家公司不尽相同,一些较大的信誉较好的公司情况会好很多。毕竟手上原本的房源就比较充足,而且客户登记房源一般会优先选择这类大公司。不过优质房源的缺乏是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情况。”

      当记者问道中介公司目前的竞争状态时,张经理说道:“市场竞争在所难免,这和公司本身的制度和管理水平有关系。一些公司本身房源紧张,管理上又有问题,管理者过于强调业绩,很容易造成无序竞争,出现一些恶意抢房事件,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在一些比较小的房产中介,记者注意到房源的确下降明显。事实上这个现象自从去年4月的“国10条”颁布就已经开始。随着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的陆续出台,国家压制房价上涨的决心显而易见,二手房交易量也随之出现了严重下滑。

      “这两个月房源比过去下降了一半还多,二手房存房量严重不足。”一家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除了房源本身不足,那些优质房源更是稀缺。很多公司为争夺一些好房源可谓不遗余力。除了电话咨询、上门拜访这些传统手段外,有些还会通过租房房客去了解房主是否有出售意愿,或者在小区门口驻守寻找目标客户。甚至出现一些抢单现象。”他还透露,“一些黑中介、小中介由于自身业务能力有限,因此会暗中盯上一些大公司的资源。”

      挂牌量骤降卖家转售为租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初,上海二手房存房量就骤然减少,多为卖家撤牌。受到市场低迷及营业税等影响,新增买卖挂牌房源锐减,不少房主将房源转售为租,市中心区域房源撤牌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一些品质、环境、交通俱佳的优质房源,因此导致二手房买卖挂牌量同比有所下降,相比之下,租赁房源挂牌量却有所增加。一方面是二手房卖家的 “惜售”心理导致市面上房源尤其是好房源的稀少,另一方面是在市场胶着时期购房者选择房源时的加倍谨慎。这使得诸多中介公司陷入困境。据汉宇地产总经理施宏叡介绍,2010年高峰时期,上海大大小小的房产中介公司有18000多家,但从2011年至今,已经有约2000家小中介关门。

      而前不久美联物业公司在二手房市场上的退出,更是如同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在市场上引起不小反响。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楼市调控而导致的房源问题只是中介生存危机的一部分原因,比如美联物业的退出,其管理方式和人员大量的流动才是最重要的症结。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总经理叶厚彪表示,每次楼市调控总有一部分企业被洗牌,这一轮调控下粗略估算减少了15%左右的中小公司,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这类中介资金实力比较弱,但是经营比较灵活。而一些大型中介的品牌、规模优势却在调控中越发显现出来。

      由于房源的剧减而导致中介公司生存状况不佳,进而引发一些不当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市场低迷,房主以观望为主,预计挂牌量短期内难有较大回升。

      要“抢”就“抢”这些房

      上海有哪些新盘处在价格洼地?

      伴随着各地“抢房”热潮的兴起,上海楼市近期成交出现放大迹象,部分性价比较高的项目受到市场的热捧。

      德佑地产市场中心监测数据显示: 2011年4月25日-5月1日全市商品房供应面积为59.57万平方米,环比前周大涨35.1%,其中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为51.47万平方米,环比前周上涨44%,连续三周出现大幅增长,并创下了今年以来周新增供应量的最高纪录。

      伴随着上海五一假日房展会的结束,楼市也开始进入了上半年理论上最为红火的5月。在经历了2月的低迷、3月的沉闷之后,上海4月商品房供应量的增加显现出了一丝回暖。尤其是4月25日-5月1日新增供应量创造了今年的新高。不过虽然最近三周的新增供应量都处于高位,但房价依旧坚挺导致成交相对处于低位。上周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6.16万平方米,环比前周上涨2.5%;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964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38.1%。

      低开,促销项目销售势头良好

      4月25日-5月1日,成交排名前十的项目中,只有瑞虹新城为中高端住宅,而其他项目成交均价多在1.5万元/平方米之下,更有金山、崇明、原南汇等地的低价位住宅成交排名靠前,成为拉低均价的主要原因。

      记者就其中几个业绩比较突出的项目做了相关采访,金鼎香樟苑的王经理告诉记者,“该项目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还是价格因素,14920元/平方米的成交均价即使在外环外也只属于中等,却可以买到毗邻中环线的房子,离虹桥交通枢纽、中山公园等商圈都很近,并且房型较为齐全,选择面广也是其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当记者问到目前的优惠方案时,王经理表示目前正推出一批新房源,当天认购还可以享受9.9折的优惠。

      御景龙庭东区也是同样的情况,其8000元/平方米出头的均价不仅算是上海房价的洼地,即使在金山新城也是相当低的。该楼盘的一位售楼人员说:“很多客户就是看中了它的低价而来,而且22号线通车在即,届时该区域内的交通情况会大大改善。”记者经过了解发现,进入4月后,楼市开始正式告别新政适应期,开发商在通过一段时间的策略调整后,推盘量也逐渐放大,同时购房者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后,逐渐开始出手选购合适的房源。

      由于市区的房价依然坚挺,依然没有实质性的降价,一部分刚需购房者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外环外一些交通相对便利的开发热点地区。比如南桥新城、金山新城这类契合上海“多核”空间发展结构的市郊新城,再比如顾村、新桥这类正逐步走向成熟的以区域经济带动发展的大型生活社区。这类地区无一例外的价格相对低廉,但本身依托较好的规划前景和轨道交通布局具有一定的升值潜力,并且不少楼盘有一定的折扣优惠。另外作为排名前十项目中内环内的“独苗” 瑞虹新城铭庭,虽然4万元/平方米的均价并不算便宜,但因为其成熟的生活社区、齐全的周边配套以及便利的轨道交通也受到了不少购房者的青睐,据了解,仅开盘当天,推出的房源就已卖掉70%。售楼处介绍,此次的新房源在景观设计和精装品质上都进行了产品升级。单价虽然不低,但优良的性价比还是受到了一些顾客的称赞。

      豪宅市场:品牌楼盘长期看好

      高端豪宅经过了前期的反弹之后,近期成交量急速萎缩。4月25日-5月1日,排名前十位楼盘成交套数相加也只有19套,不及4月22日上海紫园一天的成交套数。其中四季雅苑以5套的成交总数领跑各大豪宅楼盘。“我们的楼盘是和记黄埔开发的,知名度很高,并且因为毗邻世纪公园,依托舒适的生活环境、高尚的国际社区,一直就受到比较大的关注。”四季雅苑的售楼小姐这样告诉记者。通过了解,记者发现高端豪宅项目优惠措施相对较少,顾客更多的是看重楼盘的品质、环境以及开发商的品牌。同样,仁恒怡庭因为其地处上海市区唯一的自然生态湿地和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的辐射范围内,上周也成交了3套房源,仅次于四季雅苑。成交面积更是位列第一。不过上海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分析师指出,限购令、房产税等新政将对高端住宅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加上其购买力群体极为有限,所以虽然4月中下旬出现了一股豪宅成交的集中放量,但后续前景不被看好,市场成交或仍将以外环外的刚需板块为主。

      上海暂未现“抢购潮”

      尽管部分楼盘的表现较好,但并不能掩盖楼市整体的疲软无力。目前来看“抢购潮”并未在上海上演。

      就整个4月来看,上海市商品住宅共计成交5914套,比3月上涨61%,同比则下降30%;总计成交面积64万平方米,环比增加56%,同比则减少38%。新增供应面积115.4万平方米,环比增长6%,同比则下降6%。无论供应量还是成交量,相比去年4月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成交套数更是5年来最低。上海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分析师汤正魏指出,虽然成交量与供应量已连续两月上涨,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供应量基本持平,成交面积却仅达到2010年4月的62%,受“限购令”等调控政策影响,不少购买力仍难以出手,市场或将呈现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态势。汤正魏又认为,上海楼市4月成交已经有所反弹,同时 “假日房展”众多全新盘的推出勾起了积压已久的刚需购买欲望,种种利好因素让不少开发商开始积极放量,准备迎战“红五月”。据上海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数据显示,预计整个5月上海楼市共将迎来59个项目登场亮相。不过记者经过前期五一房展会发现,大部分开发商仍然不肯对价格做出明显的调整,与购房者的降价预期相左。此外,贷款政策的收紧也严重误伤了刚性需求,使得原本就资金紧张的刚需者,更加难以入市。所以供应量的持续放大是否能伴随相应的成交量大幅上升,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罗寅申表示,4月成交在3月的基础上继续上升,说明调控周期的拉长,购房者的购买意愿随着对政策的适应性加强也正逐月增加。但从同比来看,2月调控的效果仍旧存在,可见目前楼市调控正处于十字路口。

      据业内分析,目前上一轮的政策仍没彻底消化,现在关键是要看这几个月的楼市成交量和价的数据,如果达不到预期目标,中央政府的确有可能出进一步调控的措施。

      由此可见,楼市的胶着状态依旧会存在一段时间,在新一轮政策调控之前,开发商不敢轻言降价。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当前市场行情之下,开发商未做优惠措施,也不可能引起购买意愿,市场继续陷入观望状态。想要打破这种僵局的话,要么就是购房者恐慌性杀入楼市,要么就是开发商降价求售。

      上海楼盘打折幅度不大,挑不起市场购买欲

      “上海新盘售价调低两成也会被抢”

      在广州、深圳、北京等地个别项目的抢房潮影响下,全国范围内楼市的成交近来颇有起色。

      4月25日至5月1日,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35个大中城市中,有20个城市的成交量有所上涨,13个城市成交量涨幅在30%以上。北京住宅周成交套数环比上涨达到59.6%,重庆住宅周成交面积环比上涨达到37.8%。

      而4月的最后一周,楼市销售量、价的提升在二三线城市更为突出。昆明、大连、三亚的涨幅逾100%,南昌、长春、厦门均超50%。

      中国指数研究院5月3日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也显示,4月份楼市价格涨幅居前的为长春、郑州、洛阳等二三线城市,涨幅在1%~2%之间。

      这些数据是否能够说明市场已“渐入佳境”?与此相呼应的是,不少城市中“楼盘遭抢购”的个案已有数起之多。不过上海还未有一例类似的情况发生,但可能性依然存在。

      “只要降价10%,上海大部分楼盘就会出现排队购房的现象。如果降价比例提高至20%,引发抢购也不足为奇。” 全国商业地产委员会副主任李骁表示。

      上海近期商品住宅的成交量也开始呈现放大的迹象。“上海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抢房现象并带动楼市成交大幅回暖”成为目前上海购房者最关心的话题。本期,理财一周报邀请了全国商业地产委员会副主任李骁以及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嘉定新城或现房价“跳水”

      理财一周报:今年3月上海也曾出现过排队购房的现象,这些热销楼盘与广州、深圳等地的楼盘相比,有没有共性?又有什么不同?

      陆骑麟:以闸北区大宁板块的“慧芝湖花园”为例,该项目的确让排队购房的现象重现。

      这一楼盘之所以受到追捧,主要还是由于价格方面的优势,这一点与深圳等地的降价楼盘一样。3月中旬,该楼盘的报价是3.7万元/平方米,比上一批房源下调近一成。

      但与其他楼盘不同的是,该楼盘所在的区域并不算市郊,地段相对较好。大宁板块内新建的商品住宅并不多,因此新项目入市的时候,自然受到的关注度较高。可以说这个项目的热销除了价格因素外,还具有地段的优势,也就是所谓的“性价比高”。

      理财一周报:上海暂时还未出现抢购现象,是因为楼盘打折力度有限的关系吗?

      李骁:当然还是打折的幅度不够大,从“五一”房展会中也能看出,绝大部分的开发商还是力挺房价的。现在的打折仍旧以9.7-9.9折为主,我认为如果低于9折的话,就会受到比较多的关注,如果某个项目有近两成的降价幅度,势必会引发抢购。

      陆骑麟:以上海目前几个热销的楼盘来看,的确不像广州、深圳等地有90%这么高的去化率,比如“慧芝湖花园”在开盘当天就消化了七成房源,不过谈不上抢购。目前上海的购房客是比较理性的,即使是高去化率的热销楼盘,往往也有大量高区房源或是总价较高的房源没有售出,从中也可以看出,购房者衡量的主要指标仍旧是价格。

      理财一周报:深圳、广州等地遭遇“抢购”的楼盘之间,是否具有相似的特点?上海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可能性?您认为哪个区域最有可能出现房价“跳水”的情况?

      李骁:首先,这些楼盘当然在价格方面是有吸引力的。其次,它们大多还是一些市郊或郊环线周边的项目。最后,我认为它们的开发商都有一定的资金压力。

      陆骑麟:我推断在新城区或者上海市郊范围里,楼盘开出“跳水价”的可能性最大。嘉定新城就是如此,因为那里集中了大量品牌开发商的项目。一来庞大的供应量和楼盘的密集度使得房企间的销售竞争变得激烈,二来品牌开发商的开发体量较大,盘子大了资金链自然更紧一些。

      调控逼刚需早出手

      理财一周报:4月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地的成交量有所放大,部分城市的成交均价环比也有回升,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

      陆骑麟:成交量提高主要还是因为市场供应量有所放大。

      年初新政落地之后,观望情绪一直持续到3月,成交量提不上去,开发商苦苦支撑。

      进入4月之后,销售旺季加上部分房企可能再也捂不住了,大批房源逐渐推向市场,从而使得供应量明显提升。至于均价的回升,与中低价位楼盘的集中上市有关。

      李骁:从需求层面很容易理解这一现象。几轮调控持续了一年多,许多置业者被迫搁置了购房计划,这些购买力一旦碰到有大幅度调价的楼盘,几乎是“一点就着”。此外,种种关于下一波调控政策的传闻也逼这些人要尽早出手。

      比如,有消息称上海未来有可能将首套房的贷款比例调至五成,这样一来部分置业者的购房款就“捉襟见肘”了,因此一遇上合适房源,他们就会下单购买。

      从供给方面分析的话,房企肯定会把握住销售旺季,加快推盘速度。市场供应量增加了,成交自然会有提升。

      另外,也有一些房企对后市预期不太乐观,想以价格优势来抢占先机,好在下一波调控政策出台前多备些“粮草”。

      市场尚在冷热交替期

      理财一周报:市场中的日光盘、高去化盘是否能证明买气已有恢复?

      李骁:这要看热销、抢购的现象究竟是个案还是整体趋势。如果仅是个案,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上海在1998年、1999年和2000年还有通宵排队买房的现象,放到现在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可事实上当时的市场需求与现在相比要小得多,这些现象只能说明楼盘的性价比较高,仅此而已。

      陆骑麟:对于楼盘去化率要分开来看。市场不好的时候,如果一个项目推出100套房源卖出50套,就已经算关注度很高了;市场好的时候,那就是一房难求,“日光”甚至“半日光”也没什么奇怪。

      市场还没有恢复到去年同期或者说平均水平,交易并没有真正活跃起来。

      理财一周报:目前一二线多个城市在量、价方面均有一定提升,市场有没有开始转暖?

      李骁:看待成交量不能看环比数据,而要同比来分析。2、3月份的成交本来就比较平淡,4月供应量一上去,成交自然显得较大。但如果同比来看,同样是4月,今年的成交情况肯定比2009年要萎缩许多。我认为市场离“暖”,还早得很。

      如果要比较价格变化,只有在市场比较活跃的时候才有参考意义。假设今年的市场成交与往年持平,那么研究房价是升还是涨才合理,现在只是小样本市场,同比只有30%~40%的交易量,在这样的前提下去看价格高低就没必要了。

      陆骑麟:市场目前是从低点慢慢往高点回升的态势,对于判断“回暖”应该有一个参考值。比如以2010年的平均销售水平来比较,现在还有一段距离。事实上去年市场也并不算好,那么现在还处在平均水平之下,又怎能算“转暖”?

      在平均水平之下,算“冷”;在平均水平之上,算“暖”;超出平均水平很多,算“热”。可以说,现在算是冷暖之间的交界期。

      理财一周报:热销的项目会带动房价上扬吗?近期的市场表现能持续多久?

      李骁:刚需尽管总数庞大,但由于限购的关系,购房者只要拥有一到两套房后就会遭遇不能再买的“死结”,因此购买力总量仍然是有限的。况且,具有市场吸引力的降价楼盘仍然是极少数的个案,所以我认为热销项目带动房价上扬的动力是不足的。

      陆骑麟:近期的市场走势我个人认为很难持续,因为调控没有松动迹象,关于第四轮调控的猜想也有许多。

      最近这两年的市场波动受政策影响是最大的,特别是在去年开始的第三波调控,平抑房价的信心如此巨大,估计政策还有加大力度的可能,房价松动的概率仍旧大于上涨的概率。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