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媒体日前报道,湖南省发改委在29日召开全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时传递出信息,将推出利率优惠、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减免相关税费等楼市微调措施,以促进刚性需求入市。然而仅隔一天,此则传闻就被否认。湖南发改委信息中心副主任田拥军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湖南出台楼市微调政策的报道并不属实。他强调“湖南发改委从未研究楼市救市措施”。
近来,“稳增长”的政策信号语境之下,不少地方的微调楼市政策频频出镜,也被媒体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当中,有的尚在滚滚波澜之中,比如扬州新政,有的犹如浪峰上的泡沫,至多也仅有一天的光景,比如日前的厦门、湖南微调“谣言”。看来,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关于楼市调控的消息犹如天上浮云,令人无所适从,普通公众也难以分清即将下雨的出自哪个云层?谁能告诉我,诸如“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政策,继续实行限购不变”这些浮在表面上的官话套话之下,不少地方推出税收优惠、利率优惠、重新定义高档房标准、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放松限购等等救市政策有几许是为了释放“刚需”,有的“打擦边球”已轻松涉险,有的可能由于尺度太大旋即被上面喊停,也有的只是试探舆论“水温”。
本轮房地产调控最核心的政策就是限购,也就是政策“红线”,至少到今天,决策层还是一再重申严格落实限购政策,开弓楼市调控,岂能再见“回头箭”!前段时间,主管房地产市场监管的住建部官员张小宏也表示,住建部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继续落实好包括住房限购在内的各项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政策措施”。
那么,种种由地方政府主导推出的政策“微调”,会不会使得本轮房地产调控半途而废呢?这种充满变数的多方博弈下,已僵持两年多时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离“健康发展”之路还有多远?难免让人疑虑的土地财政依赖又何时“戒瘾”?
有人说楼市微调可不可以,我说当然可以,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调控政策本身就是一种行政手段,假如达到预期目标并得以巩固,现有的调控手段退出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没有什么必要啦!话说回来,“让房价合理回归”这个政策效果假如还是不尽如人意,或者是成效甚微,那就有两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其一,“限购令”等核心调控政策还须再坚持,用时间换降价空间。其二,现有的调控手段有问题,存有不足,必须对调控手段、路径进行再选择。
那么,“湖南微调”和“扬州新政”到底有什么不同,房地产市场监管层又拿什么来衡量一个是合理,而另一个是不合理的呢?我们说,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抵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是应当坚持不懈的方向,房地产调控松不松劲,恐怕还是要看房价与百姓的心理价位和收入水平相比距离是不是适度,所在地城市“以价换量”的空间是不是依然存在。
从上市房企的一季报数据来看,万通地产业绩业绩大幅下降,如同惨遭滑铁卢,净利润为-2302.55万元,与万通地产一样,有超六成上市房企一季度业绩亮红灯。看来,随着楼控的逐步深入,上市房企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上市房企业绩下滑的一方面外,还面临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去库存化压力日增等困境,然而,量升价跌的理想状态并没有在公众面前呈现,近段时间,不少城市都出现了量升价涨的情况,在有些地方采取更加隐蔽的松劲做法后,加上央行连续两次降低存准,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地产市场嗅到了转机的逆转信号,本已“冻僵”的房地产商似乎重新复苏,降低房价的意愿也会日趋降低的。一旦楼市微调过度,房价恐将随需求爆发而快速反弹,本轮房价调控沦为“空调”届时也许不会是一句“玩语”了。
理性地讲,楼市政策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微调,促使房价合理回归,满足大众合理居住需求是应该不能变逆的,在此前提下,如何满足刚需,促进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排解由土地财政带来的连锁问题,决策者要有改革的决心和调节的智慧。
当然,假如仅仅因为面临的财政收入窘境而放水房地产调控,罔顾房价合理回归,无视民意呼声而一味“微调”,尽管他们“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的台词“声如洪钟”,我们还是要问:头发都短了,还说不理头,妥吗?
据中国搜铺网( 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