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论坛全新上线,访问地址:http://www.3puok.com/bbs/......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中心 >> 谈房论市 >> 正文内容
  • 回顾2011年眉山楼市“调整年”背后的思考
  • www.3puok.com 2011-12-28 09:47:05 
  • 中国搜铺网

    2011即将过去,回顾今年眉山楼市,“调整”或许是最好的诠释。受国内楼市大环境影响,眉山房市没能延续之前的辉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销售一月不如一月。有房地产业界人士透露,最低的月成交量还不及去年的零头。从下半年开始,不少开发商就已感受到了危机,不得不推出各种各样的优惠,以求获得一个相对较好的业绩。

      业界估计,楼市调整所带来的行业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市场会更注重住房品质,后起的高品质小区和已成型项目的小区会让市场呈现出多样化格局。真正意义上的“选房”会让购房者对房屋的本身有更多的认知。

      品质

      “寒冬”里的制胜法宝

      楼市遭遇寒冬,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寒冬里,各种各样的优惠充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不少局外人都在迷惑,楼市到底怎么了?事实上,真正关注市场的人会发现,品质之争已渐渐成为了这个“寒冬”最核心的竞争。

      ■铺天盖地的广告

      “XX品牌血统,XX品质缔造,国庆特惠,巨献眉山”、“眉山一流品质景观大盘,绝对高品质,绝对低总价”、“购房享8.8折”、“购房享三重大礼”、“享受可变空间,实得148平方米”……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类似的广告已经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了手机、户外、电视、网络、宣传单等传播载体上。说价格,谈品质,论地段……尽管这些广告语所侧重的点不同,但这却给市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市场变了!

      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形下,开发商早已开始采取了一些“过冬”的策略。在不少人看来,想要购房者出手,低价或许才是王道。纵观眉山楼市,明码标价降价的项目极少,大多是以“买房送优惠”的方式吸引顾客。有人将此归于“以价换量”。仔细将这些优惠进行叠加后会发现,有个别项目的优惠力度已经超越了九折。这样的优惠幅度确实是难得一见,但效果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年底到来前,各种各样的活动可能会有一个高潮。”此前,有业内人士估计,在目前市场行情下,开发商要想抓住客户,不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显然不行。而且,和此前相比,市场变得越来越成熟,到底所谓的优惠、活动能否奏效,购房者心中自然有自己的尺度。

      ■低品质成“定时炸弹”

      “眉山已经很久没有如此火爆的场面了。”11月底,眉州大道某楼盘亮相,吸引了众多置业者的目光。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在冬天里还有如此的场面,表明市场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现场购房者对当天的火爆场面所吸引,详细咨询项目的情况,有不少人现场“下手”。

      记者从一些近期准备开盘的项目了解到,从他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市场上的客户更多的关注点不再仅仅是价格,而是项目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和品质保障。市场行情连续多月走低,已经严重打击了市场的狂热,将其从不理性拉回理性的轨道。对于市场而言,这也确实是一种成熟的标志。大家已经在静下心来思考,开发商会更加注重品质,购房者有更多的时间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房子。而在市场狂热时的趋利影响下,这些思考往往会让位于利益。购房者抢房,开发商加快步伐推盘出货,房子最核心的安全和品质却被抛在了脑后。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冬天”里,市场竞争再也不是简单的价格优势所能概括的,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成为第一要素。目前,眉山已经建成的品质较低的项目,或许面临的考验更大。这也是大家最担心的问题,毕竟在现在的行情下,这样的房子要想找到买家,确实不容易。

      ■“寒冬”里,找个好房下手?

      “最佳买房时机即将过去!给你10点买房的理由。”不久前,有网友在网上发帖从降价原因、选房、政策、市场等各个方面详细进行分析,认为年底将是购房者一个绝好的机遇。“个人认为最佳的买房时机即将过去。如果您错过了2008年末,请不要错过2011年末。如果你是刚需,要买自己中意的好房子,就下手吧。”

      “只要合适,就下手。”这是不少购房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然而究竟什么事合适,有没有一个量化的尺度?显然,这无法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

      地价、建材、人力成本、资金成本……业内人士认为,在众多因素没有下降趋势情形下,房价要想有一个大的降幅,显然不大可能。有了2009、2010年的暴涨,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在目前市场行情下,可选择项目、户型很多,而且大家有的是时间慢慢选择。从市场买卖的角度来讲,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好的时期。

      转型

      眉山房市必由之路

      “发展了十年,该是转型的时候了。”几天前,记者和一房地产商老总谈起眼下“糟糕”的楼市时,他认为,目前正是眉山房地产市场和行业调整转型的最好时机。这位老总所说的转型,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2008年市场冷清时,就有人提出行业的升级换代,只是后来的2009年楼市大狂热让其变成了“浮云”。如今,再起的呼声,让大家再次看到了眉山楼市的转型希望。

      ◆不是什么房子都好卖

      “现在大家才是在选房。”与大多数唱衰楼市的人不同,一房地产业资深人士对于现在房市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此前的房地产市场一路狂奔,是整个行业和市场最大的隐患。现在,这匹脱缰的快马终于被政策调整束缚住,给了市场认真思考和总结的机会。

      在2009年,房管部门有多起关于购买安置房所引发的投诉。对此,本报也曾有所报道,相关部门也多次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买房时要特别注意相关政策和开发商的证件。终归还是有人愿意去买一个“莫须有”的安置房,当然,这是“抢房”的最极端表现形式。

      只要有房,绝对不愁卖。在房市最火爆的2009年,这是一句实话,也是一句真话,但却不是一个好现象。房子,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家庭的最大一笔开销,如果到了“疯抢”的地步,这还算是市场买卖吗?狂热市场所掩盖下的,则是整个市场对安全和品质的忽视。快速修房、卖房成了开发商们抢占市场的秘诀,见房就买成了广大购房者的心态。

      “现在大家再来看那段时期,确实很不正常。”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的狂热和过度冷淡都是房地产市场的不正常表现。包括开发商、购房者在内,大家并没有将注意力真正集中在房子,而是利益和价格。市场遭遇2011年的冷淡后,房地产业的不少问题和弊病暴露了出来,不管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对房子本身和房地产都有了更多的认知。“选房的标准并不仅仅是价格,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东西被忽视了。”

      ◆不是谁都能做房地产

      “再不调整,估计卖烧烤的都要进入房地产了。”对于眼下的房地产市场,有开发商认为,房地产调整所带来的必将是开发商实力和门槛的提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城市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品位不断提升,涉足房地产的众多开发商在实力上有了较为明显的分别。“住房是大事,并不是谁都能做,谁都能做得好的事情。”

      此前,眉山有不少关于开发商资金短缺、一房多卖的传闻。对于传闻的真假,我们不去考究。在同样冷淡的2008年,类似的传闻就在业界、坊间出现过多次,有的最后也获得了证实。对此,有人认为,这样的传闻往往会出现在开发节奏较快、自身资金实力较弱的开发商身上,是外界对房地产商实力担忧的体现。

      有开发商认为,眉山城区房地产每年100万平方米开发量并不是很大,但却有大大小小数十家开发企业。这在行业发展初期还算正常,但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后,这种“鱼目混杂”的情况应该有所改变,那些实力不强或是缺乏有效经营理念的企业应该退出。

      “其实,市场并不需要有大量的小开发商存在。”有业内人士认为,门槛过低的房地产行业如果得不到有效调整和转型,那么整个城市的品质和居住条件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毕竟,小开发商的“小打小闹”难以建成高品质小区,没有大量的高品质小区,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就会大打折扣。

      多样化

      行业升级步伐加快

      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品位快速提升,所带来的必然是各个行业的升级换代,房地产也不例外。从几年前的一拥而上,到现在的品质大盘,眉山房地产业的升级步伐一直都没有停息。与此同时,开发企业的区域格局被打破,“新面孔”增多,差异化增大,让整个市场的升级加速。

      小盘难成气候,大盘支撑楼市

      “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大盘。”这句话虽不算什么至理名言,但确是一个眉山目前正在发生的变化。宽阔的马路两边,如果遍布小盘,这座城市的大气和品质如何体现。大盘意味着开发商在实力和经营理念上,有更多的创新;而小盘不管是品质还是内部配套,均难以有大的提升空间。

      “从去年开始,一大批大体量项目开始在眉山出现,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有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前几年的楼盘而言,近两年新入市的项目在体量上都是前者望尘莫及的。动辄数十万平方米的体量,相当于眉山城区年开发量的一半还多,这是眉山城市房地产业大发展的重要表现。

      当然,如果仅仅是大,那也就不配“大盘”的光环。近两年,眉山楼市属于大道,仅眉州大道、岷江大道这两条大道两边,就有数量众多的大盘出现。这些大盘除了体量大之外,在内部配套的完善上往往都是大手笔,配套集中式商业、私家幼儿园开始出现,几年前还很新鲜的游泳池、会所则更为大气。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更为人性化的人车分流、更大比例车库配置,有效解决了小区的交通出行问题。

      “新面孔”加入,楼市更加精彩

      “‘新面孔’越来越多,楼市在激烈竞争中会得到快速发展。”业内人士认为,与大盘出现同步的则是外来实力房企的进入,这为眉山房地产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他们和本土实力房企一起组成了眉山房地产行业的主力军。

      城北、通惠河,东坡湖、新老城区结合部……在2008年之前,一提起某个区域,大家都会联想到某个开发商,因为在这些区域往往只有一两个开发商的项目出现。在布局上,本地房地产商似乎都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区。然而这样的格局在近几年被打破,每个区域都有本土开发企业和外来开发企业的“新面孔”出现,在开发理念和产品形态上呈现了多样性。

      “在每个区域,都会有不同开发企业、不种风格的房子,选择性更大。”一购房者认为,以前买房,选区域和选品牌往往是重合的,可选择性并不大。这一格局的打破,对购房者选房而言确实是个好事情。

      比着卖,市场差异化渐大

      “大家比着卖,品质高低一下就能看出来。”业内人士认为,产品形态多样性带来的另外一个效果就是市场的差异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价格。而这也是此前房地产界一直在提的事情,同样被狂热的市场行情所掩盖。

      “好房卖3000,不好的2500,投入更多,收益却不是成比例增长。”一开发商介绍,整个市场对品质的忽视,造成了开发企业在项目品质打造上有所保留,阻碍整个市场的发展。“如果不打破这样的怪圈,市场难言成熟。”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轮调整期中,多个项目会呈现出实景。和以前看着图纸、沙盘买房不同,小区品质的高低会很直观,好与不好的反差会越来越大,最终会更为直观地体现在价格上。“有了价格的差异,开发企业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项目的品质上,最终会有助于整个城市居住环境的提升。”

      房企的“冬天” 房产的“春天”

      海子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冬天里,冰天雪地,万物沉睡,只为等待下一个季节的到来;春天里,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漫长的等待换来一片生机。还有一句古话,冬天里,请不要砍树。但有的树你即使不砍,它也无法等到来年春天发芽。

      当下,整个房地产业都在漫长地等待,忍受着煎熬。自然法则告诉我们,能熬过冬天的万事万物都是优秀的。同样,在走过这个房市“寒冬”后,剩下的往往会是精英。与万物御寒类似,房企的御寒能力是自身实力的最好体现。尽管在冬天里,不能轻言放弃,但自然法则让我们无从选择。没有对未来风险的忧患意识,没有对产品品质给予该有的重视,这样的企业难说能走多远。

      与房企的“冬天”相反,这样的格局,却是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的“春天”。因为经历“寒冬”之后的市场会有更强的“御寒”能力,经历过调整期的房市会更加健康。在调整期内,顺利转型的房企才是城市快速发展所必需的细胞。没有阵痛,就无法获得新生,整个行业的转型需要告别和牺牲,“洗牌”在所难免。

      经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眉山城市迎来跨越发展。与城市同步发展且是重要一环的房地产业如果还是“老一套”,那么城市的高品质发展或许将成“空中楼阁”。不管是房地产政策调整所致,还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此轮调整所带来的都将是整个行业未来更大的健康发展空间。能走过“寒冬”的房企精英们必然会在城市快速发展和房地产业“春天”里获得更大生机。

     

     


    据中国搜铺网( 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