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北京有这样一群上班族:宁愿天天凌晨5点出门,深夜到家,为了有自己的住房,再远也要在河北省廊坊三河市燕郊镇买房。这是近期媒体记者报道的“北漂族”辛苦奔波的画面。
其实,在上海也有着相同的画面。新浪乐居曾经对昆山某楼盘“日光盘”现象做过报道,在售楼现场,新浪乐居采访了众多购房者,他们置业相当部分因素是因为楼盘位置靠近昆山至上海市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这其中也不乏“跨省上班”族。
也许你要质疑他们的置业观念,也许你会疑问为什么一定要买房而不是租房。其实,北漂与沪漂族购房愿望的背后,固然有中国传统“安居乐业”观念影响,但更多的是对目前我国目前城乡二元体制的无奈和抗争。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房价之所以高居不下,各种原因各方专家学者各抒已见百家争鸣。在小编看来,所谓大城市发展机会多、产业集聚、机会均等、吸引人口涌入这些理由都只是表面现象。
其深层原因是这些大城市居民拥有着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享受着更丰厚的社会资源倾斜和更高的个人生活保障福利。
“北漂族”与“沪漂族”其实都是同一类社会群体。作为“新都市人”,他们不能享受与一线城市户籍居民同等的社会公共服务,他们与农民工一样处于“半城市”状态,受到城市社会歧视。
因此,这些“新都市者”努力在大城市购房,期望用资产迁移来表达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平化的诉求与渴望。
如今“大城市病”现象凸显,一线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要解决这些“跨省上班”群体的操劳与奔波,一方面坚决执行党中央提出的“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政策,另一方面也要大力推进城市群建设,加快大城市周边卫星城市建设和发展。
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某高层人士提供的资料数据显示,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群的经济密集度和国土面积占比往往呈正相关。
英国伦敦城市群经济密集度为80%,占国土面积18.4%;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经济密集度24%,占欧洲西北部面积20.2%;同在亚洲的日本东京城市群经济密集度74%,占国土比例26.5%。
中国沿海三大城市群这一数据是多少呢?中国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密集度为36.1%,但是占国土面积仅为2.8%。却聚集了全国多达18%的人口(这还不算流动人口)。
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卫星城市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同时一线城市早已不堪重负。
当下,政府引导产业转移,加快如昆山、太仓、廊坊等卫星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服务水平是当务之急。小编认为,这比三天两头高喊“调控北上广房价”,推出什么“自住型商品房”更能立竿见影地解决高房价问题。
让那些“跨省上班”一族多睡一会儿,这是百姓之福,也是社稷之福。
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