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讯
核心提示
上周(5月30日-6月5日)适逢端午节期间,部分开发商利用假期加紧出货,并运用营销手段加大成交量,使成交量小幅上升,由于新盘多在关外,成交均价受成交格局的影响而微有下降。同时,盛传已久的二手房按评估价征税的消息尘埃落定,此冲击波直指二手房市场,或将掀起新一轮的楼市波动。
而在中国房地产百城价格指数调查中,纵观全国百城5月楼市,成交均价仅比4月上涨0.53%,有21个城市环比下跌,调控成效已经在全国慢慢显现。
深圳房价微落,二手房评估征税倒计时 根据世联地产的市场周报显示,上周(5月30日-6月5日)深圳一手房市场共成交475套,环比上升16.7%;成交面积4.25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3.9%;一手房成交均价为17665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2%;二手房市场共成交1536套,成交套数环比下降16.6%,成交面积为13.5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4.5%;成交均价2015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15%。一、二手房总成交套数为2011套,环比下降10.6%,成交比例为0.31:1。 据悉,此前坊间传言的二手房按评估价征税的消息在近日得到确切证实,昨日深圳市地税局联合市国土委召开存量房(二手房)评估征税政策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征税方式和税率,这无疑将对深圳房地产市场产生巨大影响。新出台的二手房交易核定征税政策规定:二手房转让有两种征税方式,一是按购房合同价格计征,要求证明房价属实的资料齐全、理由充足;二是由税务部门核定征收,这主要是针对严重低于实际房价的“阴阳合同”。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一旦政策真正出台,将对二手房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因为二手房现在的实际价格大多已远高出当初的登记价,一旦按评估价征收二手房交易所涉及的个税、营业税等税费,由于交易成本上升,二手房交易量或将下降。 另据世联地产数据显示,上周深圳3个项目新增预售,新增住宅预售1618套,新增供应面积12.82万平方米。 上周宝安、龙岗两区新房成交390套,占全市成交量的82.1%;其他四区共成交85套,占全市成交量的17.9%。在成交均价方面,上周南山区全市最高为37386元/平方米,龙岗区全市最低为14705元/平方米。上周全市新增土地供应1宗,位于南山蛇口片区,土地面积达69.76万平方米,属港区特大型综合用地。 上周新房成交量出现了小幅度的回升,成交均价小幅下降;新增预售面积较大,开发商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后,推盘的节奏有所加快;后市随着供应量的增加,成交量或将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 记者看市 限价不代表低价 限价令无疑是当前深圳楼市最流行的字眼,在此政策下,关外许多项目价格定位变得分外敏感。可以肯定的是,限价深刻影响着目前楼市的成交结构,也带来了市场未来降价的预期,房价微落或持平而非大涨,与之关系自然不小。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市场上不乏一种现象——许多项目都在以吃亏、削利的姿态来宣告自己在限价令面前的不堪, 谁真谁假置业者一时难辨。从记者的角度来看,当前龙华、布吉等各大关外片区项目定价并不低,限价令真成为开发商的掣肘还是变身为部分项目的营销噱头,值得深思和进一步观察。 全国 百城住宅:5月份量价疲软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2011年5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819元/平方米,较4月上涨0.53%,其中76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3个城市与4月持平,21个城市环比下跌。环比涨跌幅在1%以内的城市数量共有67个。 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上涨5.12%,其中36个城市涨幅介于5%-10%之间,23个城市涨幅在5%以内,13个城市住宅价格同比下跌,跌幅皆在4%以内,其中苏州、宁波等7个城市跌幅低于1%。 5月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居前的城市分别是:乌鲁木齐、衡水、湘潭、株洲、新乡、镇江、徐州、潍坊、中山、沈阳、聊城,涨幅皆在2%-3%之间。另有秦皇岛、威海等19个城市的涨幅在1%-2%之间,三亚、武汉等46个城市的涨幅在1%以内。保定、吉林和昆明5月住宅价格与4月持平。5月住宅价格环比跌幅居前的城市是德州、哈尔滨、海口,跌幅在1%-2%之间,另有杭州、南宁、宝鸡、北海、郑州、苏州、佛山等18个城市下跌,跌幅在1%以内。 另外,根据百城价格指数对北京等十大城市全样本调查数据,5月十大城市平均价格为1582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1%,同比上涨3.94%。具体来看,6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其中深圳涨幅超过1%,武汉、广州等5个城市的涨幅皆在1%以内;杭州、天津等4个城市住宅价格环比下降,降幅均在1%以内。 记者看市 不涨便跌难“横盘” 近期的全国地产总是跟股市、海外资产之类的词汇联系密切,无论资本在股市中的撤退,还是金融资本对地产公司的冷待,都是在说明同一个问题,楼市不再是黄金十年中的楼市,物业并不见得就一定是优质资产。 全国楼市在今年走过是一条观望之路,5月自然也概莫能外,在“三限”的严厉调控下,地产业的预期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按照市场不涨便跌难“横盘”的经验规律,市场似乎只待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在此过程中,不同区域、不同模式、不同产品类型肯定面临着不一样的结局。二三线城市就是价格洼地?商业地产就是资金避险港?这些疑问正在被时间解迷,而5月楼市的表现无疑正是最后答案的重要暗示。
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