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搜铺网 看着周围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楼房,住在棚户区的人们心里五味杂陈。曾经,他们为宁夏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如今,昔日光荣的工人们已渐渐老去,但他们有的依然住在危旧的平房和简易楼内……
今年4月,自治区出台了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规划,利用4年时间将区内4.12万户棚户区居民搬进新房。改善曾经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老职工们的住房条件。本报记者近日走进这些家庭,听他们讲述曾经的辉煌,感受他们对新房的期盼。
曾经辉煌 “工资可比县委书记,最早住进楼房”
11月11日,银川天气晴朗。87岁的王老汉和86岁的白老汉坐在马路边,聊着天晒太阳。在他们身后的空地上,兀自“站立”着两栋被新楼房簇拥着的破旧老楼。一栋是二层简易楼,一栋是四层高的住宅楼。两楼之间,是今年夏天被拆去的平房剩下的砖头瓦块。
1952年,29岁的王老汉到宁夏皮革厂上班。那时,除机关干部,就数工人社会地位高。1958年,天津支宁的白老爷子来到宁夏皮革厂,与王老汉成了同事。“我是六级工,每月工资68元,老白是七级工,每月99元,工资跟当时的县委书记差不多。”王老汉回忆到。在那个一公斤羊肉最高卖0.9元的年代,他们的工资足以让一大家子人过上“小康”生活。
上世纪60年代,皮革厂给职工盖了砖房、小二层简易楼,而当时银川数得着的楼房只有银川市委党校、银川剧院和东方红电影院,“厂里给盖楼房,大家心里都乐开了花,特别骄傲。”
今年70多岁的何老太记得,她经人介绍嫁给当年在皮革厂工作的老伴后,住进了厂家属楼。在当时银川市仍是大片的土坯房的时候,何老太住进楼房,不仅让她在亲戚朋友面前赚足了面子,她自己也觉得“洋气咂了!”
世事变迁 “住好房子是我最大的愿望”
记者跟随王老汉来到他家。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客厅里,摆着老式的桌椅家具。客厅东侧的楼梯通向二楼卧室。在这不足50平方米的简易楼房里,王老汉一家十口曾经住了20多年。后来,儿女各自成家,他们老两口一直住到现在。
与王老汉一样,在银川市起重机厂老八栋简易楼居住多年的李大爷同样对好房子充满向往。他向记者这样描述自己住的老房子:三层高的筒子楼,每一层都用公共卫生间和水房,一到夏天走廊全是苍蝇。冬天暖气管冻住,卫生间、水房全结冰,自来水都用不上。看着自家周围一个个高档小区拔地而起,李大爷感叹着说:“辛苦了一辈子,住上好房子是我最大的愿望。”
希望升起 “我从土坯房搬进新楼房”
其实,宁夏的棚户区改造已经起步。大规模改造厂矿棚户区的计划,就让一大批老工人从中受益。56岁的张林贵是原石嘴山二矿的工人,从参加工作到2009年底,他们一家40年来一直住在矿上分的土坯房里。在老张的印象里,老房子是风吹掉土渣、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每到恶劣天气,他总担心房子会塌掉。
去年年底,在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按照75平方米以下,每平方米补助500元的标准,老张花7.53万元搬进了锦林小区丽日花园三区82平方米的新楼房。看着一室三厅、宽敞明亮的楼房和整齐的小区,老张高兴坏了,他再也不担心房子掉土渣、漏雨,再也不用烧土炉取暖,“简直像做梦一样!”
和张林贵一样,未来几年内,数万名来自石炭井、汝箕沟、白笈沟、乌兰、大峰等矿区的采煤沉陷区的职工及其家属将告别危旧房,住进锦林小区。王老汉和白老爷子的旧楼房,也已列入明年银川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中,宁夏皮革厂平房区已被拆除,预计明年居民们就可搬入新房……据中国搜铺网(www.3puok.com)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