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论坛全新上线,访问地址:http://www.3puok.com/bbs/......
您的位置:首页 >> 投资视点 >> 投资环境 >> 正文内容
  • 海口商业地产人均经营面积全国最大
  • www.3puok.com 2009-12-28 15:42:08 
  •   海口商业经营面积人均接近1.4平方米,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成为全国之最。2000平方米以上的经营场所闲置了一百多万平方米,于是有人惊呼:海口商业地产饱和了!
      
      但是,更多理性的人认为,海口的商业地产不能叫饱和,本着从满足城市消费需求、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建设国际都市级商业地产的角度,离真正“饱和”的距离相差还很远。
      
      据记者了解,去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33.44亿元,增长18.5%;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109.08元,比上年增长10.1%。这组数字体现了社会消费水平的逐年提高。今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47亿之多,同比高出14.8%,再次证明城市消费的旺势。
      
      “饱和”是浮肿病象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主席陈智认为,海口商业不能满足城市消费群体需求就不能说已饱和。海口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旅游步行街,更缺少真正的集旅游、休闲、购物一站式服务的商场。每年来海南旅游的岛外客人如何购物,海口现有商业并不能满足他们需求,不能说已饱和。
      
      市商业网点办主任朱文海称,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目前高中低档次的商业网点建设还有待于调整,从城市居民消费需求来讲,还不能完全满足。
      
      一位从事城市商业地产研究多年的业界专家分析说道,单纯从数字上看,海口市人均商业面积接近1.4平方米,这是按照总的商业建筑面积除以城市总人口得出来的,但是从有效商业面积和无效商业面积的角度划分,真正能够正常营业盈利的商业面积人均占有比例并不高,光闲置部分就100多万平方米,去掉了接近一半;正在营业的商业面积部分,还有大量的商场商铺、饭店宾馆、娱乐休闲等经营场所出现经营亏损,特别是一些经营条件较差的老街老店、社区小店以及散落在位置偏僻的商业铺面,或惨淡经营,或微利经营濒临倒闭,这一部分占据了人均商业面积的很大部分。人均1.4平方米是商业地产“浮肿”的表象。
      
      冰火裂变将获新生

      
      现象显示,位居新老商业圈中的如明珠广场、一百、南亚广场、生生百货、广百、国美等档次高、环境好、商品货真价实的大卖场,人气特别旺;商业地产新秀如赛格电子、秀英新时代广场、香樟林风情街、新大同时代广场、万国商城等,依托商业旺地被岛内外著名商家关注,他们的出现实际上起到扩充海口新派商业地产的势力,加快了局变的速度。相反,一些条件差的商铺,甚至连基本的空调设施都没有,炎热天气之下无人光临。
      
      副市长刘庆声认为,最关键的是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合理布局各商业网点。业界极其认同,城市商业功能的良好发挥不是靠量,而是靠质,通过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以达到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目的,这会是海口未来商业地产发展的方向。在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过程中,商业地产的“浮肿”势必因品质商业地产的出现而渐渐消除,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目的将逐渐实现。
      
      新规框定升级路径
      
      有业界人士称,《海口商业网点总体规划》早在2005年就已经出台,这是一个很好的规划方案,对海口商业地产的升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有消息说,前不久全市商贸工作会议上商务局局长张学堂指出,当前商业地产发展'有点失控'。这种“失控”所造成的不仅仅是一个《规划》无法执行的问题,更加有害的是,不仅不能促成商业地产的升级,相反会是商业地产“浮肿”的升级。
      
      省商务部门的一位商业建设专家称,目前商业地产出现的这种局面,有政府及规划部门的责任,也与开发商的观念有关。目前商业地产价格走高,成本低、利润大是造成开发商热衷商业地产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沿街楼盘,动不动就把低层部分建成商业铺面,出现了满城的大不大、小不小的商业铺面,既难卖又难租,这对合理布局商业网点造成了一定压力。
      
      据了解,继3000平米以上商场建设须听证后,前不久举行的全市商贸工作会议上,商务部门提出,新建的大商场要加以控制,单体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商场,在老城区以后一般不再允许新建。此举,对未来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提升商业地产品质将会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