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征地拆迁何太急 多替农民想一想

  征地拆迁不是与农民做“一锤子买卖”,而是要保障好农民的长远生存权、发展权。通过制度设计,让土地收益最大限度地用之于农民
  前些日子到中部一个县调研,问起地方最头疼的事,当地干部的回答竟如此一致——农村征地拆迁!干部们倒出苦水:“发展要占地,你征不下来地,没法交账;可是一征地,就免不了上访,弄不好会被问责,甚至丢‘帽子’。”据介绍,县里每年征地拆迁引发的上访占了70%以上,许多干部都得包村包户,防“上访”。
  征迁这么难,仍压不住一些地方政府冲动。当地干部说,发展是硬道理,大项目不落地,发展无从谈起。看看县里的规划,每个乡镇、街道都有大手笔:国际商贸城、现代工业园、休闲度假岛……推土机轰隆隆一过,城郊的地被推平了,房子拆了,许多农民被“进城”了。于是,一幢幢漂亮高楼拔地而起,GDP增速噌噌上涨,地方经济财源滚滚。
  然而,亮丽的成绩掩盖不了背后的问题。一些失地农民抱怨:“一亩地补给我们几万元,卖给开发商却上百万,不公平。”“过几年补偿款吃完了,生活怎么办?”部分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的群体,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令人忧心的是,当前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地方在GDP崇拜和土地财政的推动下,低成本征地拆迁的动力不减。城市发展缺地,就瞄向农村土地;城市建设缺钱,就去农村经营开发,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土地增值收益一味向城市倾斜,牺牲农民利益换发展。据测算,近20年来各级政府向农民征地约1亿亩,征地补偿费与市场价的差价约为2万亿元。
  只顾经济利益,漠视农民权益,许多地方打着“城市化”、“公共利益”的旗号拆村腾地,赶农民“上楼”,甚至不惜暴征强拆。光鲜的城市建设背后,农地非农化、农民失业化和无产化日益加剧。这种违背规律的发展,注定是潜藏风险的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
  专家测算,目前全国失地农民人数有4000—500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300万的速度增加。总体上看,他们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就业能力弱,社保水平低,发展能力差,成为一个边缘群体。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下决心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征地拆迁不可避免,关键是要明确政策导向和制度设计。对农民的征迁安置不应是简单的经济补偿,与农民做“一锤子买卖”,更应该考虑如何保障好农民的长远生存权、发展权。要从制度上规定,把土地收益主要用之于农民。制定合理的补偿机制,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资产,促进失地农民生产性就业。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平等地参与到农村土地市场的开发中来。地方政府没有了暴利,自然就不“起早”了,征地动力就会大大减少。
  征地拆迁何太急,多替农民长远生计想一想,也许许多矛盾就能提前化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