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埠有媒体对眼镜店、运动品牌店等副业“占领广州购书中心”进行了报道,标题的“请问,你现在叫购书中心还是购物中心”,实际上明确表达了对其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不满态度。购书中心稍后回应说,他们的多元化经营为形势所迫,目前图书业务仍占总业务的七成以上,“改革不会让市民失去一座书城”。
因为手上有一张购书中心读者俱乐部的贵宾卡,可以享受8.8折的购书优惠,所以时常光顾之。尽管网上折扣比这个要低,但对守旧的人来说,毕竟网上购书那种看图片下订单的感觉,要远逊于现场触摸。这一点,“拇指族”恐怕是难以理解的。当然,我顽固我的,他们理解不理解也无所谓。
实体书店如今面临的命运,任何关心它们生存的人都心知肚明,因而不要说购书中心经营了“三成”副业,就是更多我也能够理解。老一辈领导人陈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点的话非常经典,那就是:“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购书中心作为一个大型的图书零售企业,首先要“吃饭”,就算关注利润也没什么大不了;问题在于如何“建设”,也就是把现有的“七成”主业经营好。以我在那里的购书经历看,他们还有太多的改进空间,我的建议局限于针对社科类图书。
有些什么改进空间呢?首先,新书该有专门的陈列,他们没有。人们一度批评城市建设有新房没新城,大抵与之相类。购书中心肯定每天都在进新书,但因为地方太大,新书等于淹没在旧书形成的“汪洋大海”之中。因而要买书得事先做足功课,有备而来,否则得“淘”,这一次把书架上下全都扫视了一遍,下一次来还得如此。加上那里好像什么时候人都那么多,就让购书的乐趣无形中灭去不少。没错,他们那里有好多自助查询系统,检索起来很方便,但且不说排队等候不可能不浪费时间,即便无须排队而径直操作,一一去敲键盘该是怎样的繁琐?
其次,图书分类颇有些莫名其妙,要找的书可能在你意想不到的类别下面。举个切身的例子说,笔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集“报人读史札记”承蒙他们青睐,检索起来都有,抄下检索号去找,却发现性质完全一样且副题已标明成系列的三册书居然分属三个类别:第一集在历史类,第二集在新闻类,第三集又跑到了旅游类,啼笑皆非不?估摸分类者是根据书名臆想之故,否则解释不通。还有,同一套丛书,往往也因为再分类而七零八落。有些书类别一目了然,更多的恐怕不是,没必要过于精细去分;而如果要精细去分,就该精细到底,了解一下这本书究竟说的是什么。
第三,新书进货太慢。笔者有个坏毛病,看到资讯介绍了自己感兴趣的书,便有先睹为快的冲动,但在购书中心那里每每失望。同样举例子说吧,上周我去,架子上扬之水的《〈读书〉十年》还是“(一)”,而今年4月出版的“(二)”仍杳如黄鹤。顺带说一句,杂志书《老照片》都出到84集了,那里刚有第80集。《老照片》是两个月出一期,来个不当类比的话,进货速度等于慢了8个月。
我的这些建议其实是顺手牵羊,一些个体书店之所以经营成功,在我看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几个似乎微不足道的方面满足了读者,购书中心应当借鉴人家的成功做法。个体书店诚然有特定的目标人群,但购书中心的区域划分,实际上正相当于试图锁定目标人群,借鉴起来不是什么难事。倘若购书中心继续我行我素,“书城”虽在,却迟早会“失去”我这个市民。说实在的,如果没有会员那点儿“蝇头小利”的诱惑,早就跑了。当然,倘若他们认为你跑不跑无所谓,顾客多着呢,不缺你一个,事情又当别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