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城中村出行难办法比困难多

 与我家一街之隔的是一条著名的城中村,里面住了数以万计的来广州寻找梦想的年轻打工族。人多路窄不说,本已逼仄的道路两边还摆满了卖衣服、鞋袜、水果、凉粉、烧烤和各种日用品的摊档。从村子深处走到有公交车的大路上,最方便的以前是摩的,现在则是一元一次的电瓶车。电瓶车在人群和摊档中的空隙中穿梭,险象环生,考验的不仅是司机的水平,更是乘客的心脏抗压能力。

  这样的现象在广州的城中村中并不鲜见,城中村出行难一直都是一个困扰村民和管理者的老问题。广州138条城中村聚集了超过几十万的人口,村民大多只能采用电动摩托、大篷车等禁行的车辆出行。在广州的城市交通日益完善、公交线网越来越密、市民出行越来越方便的今天,从城中村走向城市道路的“最后一公里”绝不应该成为盲区。

  欣闻从上个月开始,广州市交通委员会下属巴士公司在市内江夏村、瑞宝村和笔村等四个城中村试行巴士“招手即停”政策,只要站在路边招手,巴士就会停车载客。将正规巴士开进城中村,让村民能够享受公共交通服务,这确实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相信随着村巴数量的逐步增多、行车间隔的减少和服务时间的延长,村民的出行会越来越方便。而更多公共服务的覆盖,也将会极大改观城中村的现有环境。

  可是,不少城中村的道路都相对狭窄,并非所有地方都具备公交车行驶的条件。对于这部分地区,出行仍是村民的刚性需求,如果政府相关部门不能为他们提供公交服务,不安全的违规黑车就一定会野蛮生长,禁而不止,难以根除。这也是在很多城乡结合部,五类车难以杜绝的重要原因。

  公交车进不去,能否根据不同的道路状况,用中巴一类的小型车替代大巴,或者提供租赁公共自行车服务,再进一步,能否将现存的一些符合安全标准的“游击队”进行整编,纳入正规军来管理?总之,破解城中村出行难困境,公共服务绝不能缺位,只要多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