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广东路桥年票收费制遇尴尬 惠州7成车主未缴费

数十万车主拒付“买路钱”

  广东省较早实行路桥“打包”收费 遭遇尴尬 武汉率先推行年票制 如今恢复电子计次收费

  将城市路桥“打包”收费,是时下不少城市的通行做法。在国家加强清理整治路桥收费的背景下,这种年票制开始遭遇尴尬:新近开征的广东惠州市,七成车主未缴费;东莞市92万辆汽车,两成欠缴年票……

  “试行”多年的年票制走到了“十字路口”:海量车主缘何“不买账”?年票制是否有失公平?路桥收费如何才能更科学?“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追踪调查。

  “买路钱”年年缴

  年票制陷尴尬

  对一些城市的市民而言,提起年票制有太多的无奈:“这条路,这座桥,不管你走不走,都得留下‘买路钱’,且要年年缴。”

  广东省作为最早推行年票制的省份之一,其21个地级市中已有20个开征。但近些年来,广州、东莞、佛山多个城市,数十万车主拒绝缴纳年票。其中仅广州市,近三年每年约有15%的车主未缴年票。

  年票制是一些城市路桥撤销收费站点后推出的一种收费模式,旨在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交通堵塞。

  广东省政协委员高海生介绍,早些年广州贷款修建的过江桥,因要收费,大量车辆选择“免费桥”,致使交通拥堵,政府因此撤销了路桥收费站,改为统一征收年票。

  然而,年票制“试行”多年,质疑声越来越大。

  年票制违反“谁使用谁交费”的原则。广州车主陈女士说:“我的活动范围基本就在珠江以北,一年去不了几次珠江以南地区,要去也不过几块钱的过桥费,凭什么一纸令下,每年要交900多元?”

  “把通行费平摊到每辆车上,年票制一刀切,缺乏科学性、公平性。”车主张先生说,过桥多的使劲过,过桥少的觉着冤,不买年票的车辆又通不过年检。

  “高额滞纳金不可思议。”车主钟女士很不解,她一不小心错过了缴费期限,滞纳金竟然是每日千分之二,比每日万分之五的车船使用税滞纳金还要高。

  一些车主还抱怨,超期收费和收费期内的路桥“捆绑一团”,还款期满的路桥超期服役,动辄超一二十年,何时是尽头?

  正是在不断的争议声中,年票制模式陆续在全国百余城市试行。

  专款“账目”不清楚

  收费“还贷”无休止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路桥收费必须专款专用,征收的“年票费”应用于偿还城市路桥、隧道建设的贷款。

  然而,记者在各地政府官网搜索到的公开信息、各地财政预算报告,对于每年数亿元的“年票费”,都只是笼统地表述为“主要用于偿还政府非经营性公路建设贷款”“用于公路建设项目”,“专款专用”变得模糊不清。

  一些城市财政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证实,年票实际上突破了“专款专用、收费还贷”,被用作政府性基金,有多个支出子项目,偿还相关路桥项目贷款只是其中一项,更多用于统筹解决城市道路设施的问题及新建公路的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珠海市开征年票时纳入的11个路、桥、隧道项目,每年收取年票约3亿元,自1994年至2009年共收费45亿元。而事实上,项目实际投资仅为21亿元。

  今年4月,珠海车主孙农、周润凡把广东省物价局和广东省交通厅告上法庭。二人在庭审中诉称:这11个捆绑项目中,有两项已超过收费年限。尤其是南屏大桥项目,1986年建成投入使用,迄今为止已收费超过26年。相关政府部门在法庭上的答复是:这两个项目是“还”完了贷款,但又有新的项目捆绑进去。

  面对年票的“糊涂账”,许多车主倍感无奈。车主杜敏说,每条路投资多少、贷款多少应公开透明,不能“冠冕堂皇”地征下去,车主的还贷时间无止境。

  的确如此,在年票制捆绑的路桥中,贷款还完却仍在超期收费的屡见不鲜。源源不断的“买路钱”,已成为一些地方的“摇钱树”。

  “打包”收费何处去

  科学决策是根本

  事实上,全国其他城市也面临着同一困惑。武汉是我国拥有桥梁最多的城市之一,由于城市建设贷款负担重,加上桥梁隧道通行需求大,“收不收,收多少”,是个一直困扰的难题。

  2002年,武汉取消按次收费方式推行年票制,走在全国车辆通行费征收改革的前列。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质疑声,实行9年后,武汉又恢复了“电子计次”收费。
令人费解的是,这一改革又陷入了新的质疑中。新的计费模式是每次8至40元,5座以下轿车年优惠票2100元。有的车主认为,这个年票额是过去的两倍多,难以承受。有些市民则表示,此举“减少”了人们的过江出行,长此以往,会使城市割裂,限制经济发展。

  城市路桥费采取何种方式征收,真是左右为难。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国华认为,表面上看,这是车主对征费方式的疑问,实质上是人们对于一些城市路桥无限期收费、糊涂账收费现状的不满。

  由于存在争议,年票制在不少城市仍处于“试行”状态。广东省物价部门就是每年审批一次,每次审批“试行一年”,而这一“试”就是十多年。

  眼下,在全国清理公路收费的背景下,城市路桥到底该如何公平、科学收费,成为考验地方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道难题。

  “路桥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在目前地方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吸引多元投资,因地制宜收费标准,广纳民意科学决策,对于收费账目应公开透明,才更符合公众期待。”王国华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