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搭公交,会增加人的挫折感。作为在广州生活了30年的土著,找不到站、等不到车等状况经常在我身上出现,真替自己的智商着急。后来知道很多人都有同感时,算是舒了一口气。一个共识渐渐浮出水面:广州公交,确实很“坑爹”。
“坑爹”之一,乱报站名。喇叭报错站是常有的事,比如说到了中山大学,喇叭就会告诉你这是番禺广场,赶紧下车。还有的车是反正报的,明明到了总站泮塘,它会告诉你这是锦城花园。只要它开口,多半都会报错站。有网友说,它的存在,并不是向你报告准确的站名,而是想方设法忽悠你。当然,中山大学报成番禺广场,上当的人毕竟不多,但在一些不出名的小站里,吃亏的人只能自认倒霉。
“坑爹”之二,站牌难找。近年来,一些大站拆分成几个小站,说是为了分流的需要,这点可以接受。但这几个小站分别有些什么车,还是得注明啊。比如说,你在南方报社②站找转乘,却找不到关于该站的明确标识,以致你搞不清该转的车在①站,还是在③站。两个站的距离往往隔了一百多米,让你陷入选择性障碍之中。更有甚者,明明是一个站,站左边立一个站牌,右边立一个站牌,难道要跟乘客玩“躲猫猫”?
“坑爹”之三,强迫你练拼音。一些公交车换了电子显示器,看上去十分时髦,但却害苦了乘客。为了证明与国际接轨,电子显示器中蹦出一串字母(其实是拼音,老外看不懂,中国人也看不懂)。我好不容易拼出目的地时,车就开走了,剩下我捶胸顿足。你要玩高科技,要玩国际化,市民都没有意见,可你总不能做一半,不做一半,让老百姓为难。
吐槽还不仅于此。还有网友指出站名设计不妥,路线安排欠科学,有的公交站甚至只见广告、不见路牌……如果要让广州广大公交上班族挑刺,估计还能挑出一大串问题出来。更令人深思的是,很多网友都表示打过公交车上的投诉电话,但情况并未有所改变。
公交车的问题,只是城市的一个细节。城市发展到了某一个阶段,比的已经不是城市大小、人口多寡,也不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精耕细作,拿出过硬的服务质量,做得精益求精。换句话说,就是细节的较量。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参考:在香港修路,占用了人行道,就必须划出一个临时的人行道,以便人们安全通行。这条临时的人行道非常简易,就是一条绳子,外加几个雪糕筒。但是在广州,这种临时人行道很少见到,市民无奈只好走出马路。一条绳子,就把行人、机动车区分开来,让市民走得安心、放心;一条绳子,就反映了广州和香港之间便民意识上的差距。正是无数根这样的“绳子”,决定了这个城市发展的质量。
前文讲到的公交车坑爹之处,说到底都是细节问题。应对方法很简单,或弄准电子播站器,或在站牌上标明一下全站的具体线路,或调好不知所谓的电子显像器。这些事情一点都不难,但为什么不做呢?一方面,有关部门真的很不上心,没有着力应对民生问题。说什么公交系统改制,站牌、公交车都由公交公司一手包办都是借口,即使说企业没有为民生着想,那主管部门总不至于不作为吧?主管部门难道没坐过公交车吗?另一方面,广州的城市治理水平要提升。广州已经过了那种粗放式治理的阶段,如果不以更高的标准指引各项工作,摸索更多的便民措施,广州的城市质量只能原地踏步。
记得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吗,永远处于一个“差不多”的状态,永远是60分万岁,不去钻研,不去使劲,做不到100分。这种思维貌似八面玲珑,其实最要不得。这样永不会有进步,永不会有发展。这对广州一些政府部门而言依然有警示作用。以这种思维去治理城市,老百姓怎么会满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