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高峰的士政策,可收入百科全书
中国特色若干年之后一定可以编一部大百科全书了,譬如广州刚实行的高峰的士政策就可收入其中。打车难,已经是中国大中城市草民们不能承受之痛。据此,无数类似“见到空驰的出租车,就暗自流口水”的段子在网上肆意传播。高峰的士是否能缓解打车难问题,目前不敢妄下结论,但以我这个平时出门基本靠打车的人的经验来看,基本很难。
出租车准入制度这一点已经不想再多说了,如其他很多制度一样,在一次次抗争和控诉失败后,我们只能笑而不语。拒载现象,其实将心比心也可原谅。法治?还是当个屁放了算了。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自己。
现代都市的生活可能压力太大,年轻人可能都有点儿虚,在广州经常搭出租车的朋友对有关出租车的一则“抢车”广告应该深有体会。我自己也经常遭遇“截和”现象。当然只能暗自咒骂,打车毕竟不是银行排队,况且出租车司机的停车技术也没有标准化。于是,我们常能见到的士司机一脸尴尬地看着两个乘客在车外面争吵的场景。乘客素质,此为其一,耽误时间,千万不要跟我说:“那还不是因为车少的原因吗?”
我也曾观察过香港和国外的打车情况,国外大多人少地广,人手一车,先抛开不说。香港人多,但是打车并不难,除却他们的公共交通发达之外,另一点可能就是生活方式不同了。香港上班族中的年轻人通常不会一下班就回家,而是吃完饭,喝两杯才会尽兴而归。这样的习惯当然和他们的国际化,以及遍地的饮食娱乐产业有关。在内地,既能天天打车,又可以天天在外面吃喝的人,以此时的物价,都可以归于有车一族了。
出租车作为公共资源,其数量是根据一定标准而定的,即使完全市场化也一样。如果可以仅仅通过增加数量就能缓解的话,那交通问题的解决也太简单了。所以,打车难的问题估计还得持续,作为个人,只能练好身体,不说不再被大妈们羞辱吧,在冬天站个半小时也一定不能风中凌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