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香港老板投400万留私伙局 西关旧屋变粤剧沙龙场所

广州不久前传出要筹建粤剧博物馆的消息,令业内倍感振奋。就在近日,有粤剧发烧友向记者报料,4年前有一位痴爱粤剧的香港老板,听到好友的“私伙局”有解散之忧,于是豪掷400多万元买下一间濒临危破的西关旧屋,将其重新加固装修并购置设备,免费提供给发烧友们吹拉弹唱。这间“隐藏”在西关大屋社区的“宜和乐苑”,如今俨然成为市内一处高档的粤剧“沙龙”文化交流场所。

“只要我有能力,我这辈子都会无偿地支持粤剧发展。”这位香港老板表示,粤剧文化在国外的侨团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国内的影响力却渐渐式微,作为广东地区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努力让它发扬光大。他最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对粤剧感兴趣。

荔湾“私伙局”达50多个

实际上,民间的粤剧“私伙局”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全省就有2600个登记在册的私伙局,在有“中国曲艺之乡”殊荣的荔湾区就有50多个私伙局。

踏着雨后浸湿的麻石路,穿过龙津西路的阡陌曲巷,记者近日来到西关大屋社区的三连直街内,一座古朴而高雅的西关大屋“宜和乐苑”出现在眼前,趟栊门、满洲窗,门口的两株桂花树也透出一丝清幽之气。拉开趟栊门,推开两扇大木门,屋内景象令人眼前一亮,仍然是古典高雅的摆设,但在1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有放映厅、演奏厅、天井、休息室等,里面乐韵悠扬,粤曲绕梁,与屋外寂静的麻石巷形成强烈反差。乐苑主任梁启康先生得知记者前来采访,专程从香港赶回广州。

西装笔挺,笑容可掬,声若洪钟——站在面前的他,看似50来岁,很难想象,他已经是一名70岁的老人家。“唱粤剧不仅提升我的文化修养,还令我健康长寿。你们千万别叫我老人家,大家称呼我康哥吧。”梁启康的话让在场一帮粤剧发烧友大笑起来。

梁启康告诉记者,他出生在荔湾区恩宁路,从小就受到粤剧文化的熏陶,后来入了行,年轻时从跑龙套做起,到演文武生,如今广州地区很多著名的粤剧艺人都曾与他同台表演。上世纪80年代中期,梁启康去香港做生意,最终定居香港。虽然改了行,但梁启康从未改变对粤剧的喜爱,2008年,康哥与好友钟先生在闲聊中听到,荔湾区有一个名为“开心乐社”的“私伙局”,当年他唱戏时的一些搭档退休后都在里面,大家平时都是到钟先生家中聚会,但随着钟先生孙子的长大,家里的空间已经不适合再开展“私伙局”活动,“开心乐社”即将解散,对此钟先生感到很遗憾。

听到这个消息,梁启康觉得自己应该为粤剧文化的延续贡献一分力,几经探寻,他相中了三连直街一栋破旧的西关大屋。“当时就有人笑我,说我傻,买了一栋危房回来。买下花了100万元,后来装修又投入了300多万元。没想到跟着就碰上荔枝湾改造,房子的价值升了好几倍,现在有人要出1000万元买这栋房子,但都被我拒绝了。只要我还活着,这栋房子都会一直给大伙免费使用。”梁启康说。

先进设备助“发烧友”提高水平

平时在广州打理宜和乐苑的钟先生告诉记者,梁启康平时很少回广州,乐苑基本上都是给“私伙局”发烧友使用,而且每年梁启康还会投入十几万元用作物业水电以及音响设备的维护费用。

记者采访时,乐苑内也曲声婉转。在一帮乐器师傅的伴奏下,梁启康与广东省音乐曲艺园国家一级演员何萍合唱了一首《重台泣别》,感情细腻,令人陶醉。

从演奏厅出来,梁启康指着放映厅的大屏幕说:“你在里面唱,外面会同步播放,而且还可以将演唱过程录下来,制下DVD让你带回家去。以前的‘私伙局’很简陋,一些发烧友在唱曲时不是很讲究,来我这里一唱,什么小动作、吐字清不清全看在眼里,没想到这样一来,大家的水平提高得很快。几年下来,很多人唱起来都有板有眼,直追专业水准啊。”

“吸引年轻人,粤剧才有生命力”

“以宜和乐苑这个私伙局的成员年纪来看,大部分都是超过50岁的,只有少数几个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世界上任何一门艺术,如果没有年轻人参与进来,最终都会面临着传承中断的危险。所以,粤剧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方面,还是要进一步创新,比如在当今的互联网数码时代,粤剧在舞台形式、演唱方法等方面能不能与时代融合呢?这些问题作为粤剧的业内人士都应该认真去考虑。”看到发烧友的粤曲水平有所提高,梁启康自然十分欣慰,但他最希望的还是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对粤剧感兴趣。

对于广州要筹建粤剧博物馆的消息,梁启康直言:“因为我是荔湾人,又曾经住在恩宁路,如果建博物馆,当然希望是放在恩宁路啦。”他希望在政府的推动下,粤剧这一艺术可以中兴。他还建议,博物馆一定要建一个专门的展览馆,比如有介绍粤剧的戏服、剧本、唱腔、艺人生平等,让人来一趟就可以对粤剧有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特别是要在形式上,让年轻人可以进行互动,激发他们对粤剧的兴趣。

■链接

何为“私伙局”?

“私伙局”是“广东民间音乐曲艺社”的俗称,这种活动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的曲艺爱好者以客厅为舞台,相约一群伙伴,或数十人,自弹自唱,自娱自乐,并不公演,这种娱乐方式一直沿用至今。但真正出现“私伙局”这个名称,却是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当时广州西关的杉木栏,有一间民镜摄影店,该店的老板喜爱粤曲,经常相约知音在店中弹唱,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有固定人员、固定活动场所的民间音乐组织,冠之以“私伙局”的名称。他们演出时大部分不穿戏装,只需乐器伴奏演唱,讲究自娱自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