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方言不是普通话的敌人,有关方言的两个共识

方言和地域的问题,历来容易成为网上反应过敏的话题。我觉得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方言正在越来越被边缘化。其实不但广州,上海,杭州,南京,甚至北京———普通话的标准音的发源地,都面临着本土语言边缘化的问题。与此同病相怜的是,各个大中城市的老房子老建筑越拆越少,人们失去根的痛感越来越强烈。地方语言所面临的问题早已远远超出了语言,也超出了文化。有鉴于此,不才以为,凡在讨论与地方语言相关的文化议题时,不可不顾及民众的心理感受。

首先我们必须要确认的一个共识是:方言不是普通话的敌人。普通话作为语言国策以各种行政力量推广已经超过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运动着一二十年以来,普通话已经成为不同方言民众之间的公共语言,更不要说早已成为在公务、教育等所谓正式场合的法定语言了。这种地位,没有任何一种方言可以挑战。

其次,官方和民间也须逐渐达成另一种共识,语言的多样化是文化的多样化和生活多样化的必然选择,而延续了不知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语言的多样化趋势正在衰竭,这是我们必须要共同面对的现实文化课题。使用统一语言并不是问题,但如果因为一种语言使其他方言被取代或生存空间被压缩,则过犹不及。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族群,会说一种以上的语言绝对是好事。有的可以精通,有的可以略懂,有的可以“识听唔识讲”。语言素质也是各人素质的重要构成,也是民族素质的重要构成。欧洲小国林立,一个人会讲几国语言非常寻常,而中国是个人口超级大国,若只会讲一种语言,在文化上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当然,我认为造成这样的偏差板子不应该打在普通话身上。问题只是出在凡事爱走极端的行为惯性。俗话说,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广东是五湖四海的人最聚脚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广东早已经成为普通话的大省。没有普通话哪来的人际交往?没有普通话哪来的经济发达?由此可证,广东最有条件给方言留出足够的生存空间。上课讲普通话当然没有问题,下课了孩子们之间讲几句方言有什么大碍呢?每个人都是阿妈生的都有自己的母语,统一官方语言理所当然,回到自己旧时伙伴之中,又何必放着童年的母语不说?

广东有多少方言?据说三大类七十多种!其实我是不相信这个数字的。很多地方,走出十里地口音甚至方言都不一样。何止七十多种。更好玩的是,四邑话虽然与广州白话同属白话语系,但四邑的乡亲大多数听得懂广州白话,而广州人绝大多数不会听四邑话。这是多么精彩而丰富的语言生态!天若有情,这样丰富的语言生态在我们这代人的手里,要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一样留给子孙万代才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