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暑期培训机构门前人来人往。 “名师一对一”,是培训机构抓住家长、学生速成心理打出的一张牌。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课外培训发展至今,“占有”学生的假期成为“第三学期”已是常态。来自官方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未来5至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达5000亿元。而这其中,据业内人士估计,暑期市场占全年营收的四成。
如此庞大的“蛋糕”,引发大小培训机构展开一场争夺战。然而,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这场以价格战和心理战为主导的竞争中,存在着许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乱象。如何对培训机构进行规范,成为了疯狂的“第三学期”里,亟待解决的课题。
在《广东省2011—2012学年全日制中小学校历》上,昨天是这一学年的第23周首日,内容为:“初中小学放暑假,高中复习考试”。这意味着从下周起,全省1700多万名中小学生全面进入假期状态。
但是这个假期,却在“提分+陪读”、“免费托管100分”、“一对一名师辅导”各种招徕中演变为了孩子们的“第三学期”。每天4个小时、每小时高达数百元的金钱精力付出,包含着家长对孩子素质飞跃提升期待。这样的付出是否真的能换来预期的结果?南方日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撵不走的推销员
“派单员是赶不走的,真不让他们在这里派单,家长还不乐意”,疯狂的推销,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7月5日下午,散学典礼前一天,还没到放学的点。除了校内的学生,校外也挤满了期盼着铃声的人群。
广州市东山口培正小学正门处可以看到20多名手拿传单,身着各式培训机构工作T恤的派单员,急切地寻觅每个路人。
对他们来说,下午3点半在小学门外徘徊的每个路人都是潜在客户。
“全广州最低廉的价格”、“不满意退返全部学费”、“名师指导包考重点”,广告噱头一家赛过一家,辅导的范围更是从普通学科到琴棋书画,可谓“样样精通”。
如此疯狂的推销,背后是否真的有巨大的市场?
记者从学校门口协助维持秩序的校园保安处了解到,经常有家长一边等孩子放学,一边就向这些培训中心的派单员咨询,搜罗资料,回家整理选择后,翌日放学后再带孩子去“实地勘察”,“所以这些派单员是赶不走的,真不让他们在这里派单,家长还不乐意”,“有些口碑稍好的,上个礼拜就招满了”。
在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记者随机访问了从学校放学回家的25名小学生,其中只有3名孩子没有参加暑期班的计划。在其他22名学生的“第三学期”安排中,几乎都有“3+X”的标配,即除了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补习班外,还会参加一至两个兴趣辅导,如乐器、绘画、游泳、跆拳道、舞蹈等。
不止广州,广东大中城市的暑期培训市场热火早就烧开。
在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假期班招生简章5月份就已“出炉”,热门的培训班早早满员。活动中心老师熊江杰介绍,今年暑假有670个班共1.1万人次的学生参加培训。“全部的课程基本满员,而每年暑期,参加培训的学生都在不断增加。”
在深圳,各种名目的暑期培训班更是“热”得惊人。如高尔夫暑期青少年培训项目、主持人气质培养、才艺零基础等看上去与学业相关性不大的项目,虽然费用高企,仍十分“抢手”。深圳一位六年级学生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整个暑假的培训费用,超过12000元。
在性价比看上去更高的“高四复读”市场,尽管今年高考录取还没有进入尾声,但不少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已经为自己报了名。记者在广州市白云山制药厂附近一所高四复读学校的招生办公室看到,2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内,坐满了学生和家长,数名老师正详细地为他们分析今年高考情况和复读效果。据有关老师估计,今年的报名人数会有较大幅度上升,招生规模也会相应增加。
近日,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未来5至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5000亿。“这只是最保守的估计。”马克汉姆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文雪介绍,最新投行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在2012年将达到9600亿元的产值,而2008年的总产值是863亿元,短短4年间增长了10多倍。“6.4亿的庞大青少年基数让中国中小学教育‘钱途无限’。”
“并且这个行业的盛景远未达到增长极限。”文雪说,按照世行公布的数据,中国的学生人数占到全球的17%,但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所占的市场估值份额还不到全球的3%。而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青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中小学的教育培训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
在进入广东市场之前,东田教育集团“点亮教育”总监陈泽鸿调研了将近半年。据其介绍,单是以广州为例,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家庭,一个孩子的月消费额为552元;月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家庭,一个孩子的月消费额为1165元。如果每个孩子月消费额的30%用于教育消费,最低的消费则为每月350元。“以初中生计算,有补习需求的量构成的年补习市场就有10多亿元,可见整个市场的蛋糕有多大。”
记者走访过程中,不止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给出80%以上广州学生进行暑期课外辅导的数字,“这是行业内根据自己的运营情况结合广州市中小学生数量推算出来的”。
在东莞,据培训机构人士透露,全市约80万中小学生,而公立的校外培训机构只有2家,所能提供的培训学位合计不足2万人次,暑期在公立培训机构参加各类课外培训的学生不到10%。
“整个民营培训机构的生源争夺变得异常激烈。”东莞卓越教育市场部有关负责人说,该机构暑期报名人数比往常翻了一倍多,但整个市场的生源仍未算饱和,不少机构各出奇招招徕生源。
该家教中心位于五山路一家居民小区内一楼。记者先以“大学生”身份走进该中心后,就见到三两学生正在办理手续。在记者出示学生证、身份证后,中心就派出了一份“大学生教员上岗证须知协议”,按年级高低缴纳报名费后即可上岗,确定留下联系方式后要再交100元中介费。
“只要办理了上岗证,培训中心就可以推荐适合的家教工作。”该中心工作人员说,但家教信息必须在该培训中心领取,教员不得私下与家长联系。通过该培训中心的电话与家长沟通后,再决定是否接受家教服务。“每接受一份家教还得再交中介费。”
当记者离开中心后,以“家长”身份致电该中心时,接线员则表示该中心系广州老牌培训机构,旗下师资都有丰富经验,当中包括专业的全职教师。记者追问是哪个中学的教师时,该接线员表示是培训中心全职的教师,并不是中学的老师。“他们很有经验的,做了好几年了,有的老师比学校里的老师还要有能力”。同时,记者被告知,家长一旦同意把资料挂靠在该培训中心的话也须缴纳100元的家长管理费,该费用在一年期内有效。“专业全职教师的平均收费为每小时200元,一般每次学习至少两小时。”
不少号称“外教一对一”的培训机构,也是真假参半。记者在广州天河北路一家英语国际课程中心分校看到,该机构宣传主打外教、正宗英式英语培训,但记者在以家长身份咨询时却发现,当中大部分外教并非来自英国。“一些小国家的外教队伍稳定,口语也很标准的,英国老师会来指导的”。
那么多的培训机构,就没有一家真材实料?
在广州某十大优秀培训机构任教三年的李老师说,在比较正规的培训机构,教师一般需要“本科师范专业,具备教师资格证”,但这些机构也招大学生兼职,如果任课老师有事的话,“大学生可以代课”。
记者发现,多数所谓正规培训机构在宣传名师中都会隐去真实姓名和照片,只以“某Sir”代称,宣传的主要是该教师在学校带班的成绩,比如:“所带班级在区里连续考第一”,“所教某学生以××高分被某名校录取”,“荣获全市××教师称号”之类。
“通常情况下,全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在7∶3左右”,一名业内人士透露,全职教师都是机构自身招聘拥有的,“有实力的机构在招聘时要求都比较严格,虽然大部分课程的教师不限于师范类专业,但是都要求211工程的重点本科毕业,而且,有家教经验的才能被分配去比较重要的班级带课”。除此之外,这些机构还会聘用20—30个教学顾问,主要是退休的资深优秀教师,“负责对机构的教师队伍进行培训指导”。
该业内人士说,较有实力的机构为全职教师开出的年薪都不低,“能力优秀者年薪可达15万元以上,上不封顶”,还购买各种社保等,为有需要的外地户口教师提供住宿,定期组织优秀老师进行职称评定,还有岗位津贴等。“大的教育培训机构,动辄拥有500人的师资队伍,若按照平均8万元年薪计算,仅人力成本就要4000万元。”
货不对板的资质
记者调查发现,许多教育培训机构只以企业身份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却没有得到教育局资质认证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近日,受到整个市场良莠不齐、发育畸形的诟病后,不少受访培训机构表示,希望能有更好的监管。
“即使是卓越、明师、新东方、龙文等大品牌机构也难以占这个市场的半壁江山。”陈泽鸿说,也正因为如此,在市场上催生了很多大小不一、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来“抢市”。
据了解,广州市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小作坊”式的补课教室,数量难以统计,年营业额数十万元;二是小连锁机构,大约拥有2—3家连锁店,包括课外辅导、艺术类、兴趣班、特色班等课程,年营业额约100万元;三是还未形成强势品牌,但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和口碑的特色培训机构,教学质量和服务都还算不错,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左右;四是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教育培训机构,广州目前约有20家,年营业额均过千万元,甚至数千万元。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如此数量众多的教育培训机构,得到广州市教育局资质认证的屈指可数。“有部分是以企业身份通过工商注册,有部分是全国连锁在广州设分教点,他们可能在注册的当地经过了资质认证,只是没有在广州走这个程序而已。”
类似的情况同样在深圳出现。据了解,深圳目前由市、区教育局批准设立的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共333家,但是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却排查出490家无牌无证培训机构,数量还超出审批总数。
东莞市教育局职成科有关负责人也指出,该市教育部门在2010年7月5日出台《东莞市教育局中小学课外辅导及幼儿早期教育辅导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管理办法明确了办学的申请与审批等,教育部门每年定期进行年检。“但在此之前,在东莞申请开设一家培训机构,只需要工商营业执照,所以也的确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为了避免市场无序恶性竞争,东莞不断加强行业监管。“如果一个镇或者街道的培训机构过于饱和,可能会出现恶性竞争。”该负责人说,经过各镇街的统计调研,年底或将出台培训机构的区域性规划,同时也会提醒家长在给孩子报培训班的时候,看清是否“无牌无证”经营。
“特别是暑期档的课外培训。”据了解,教育培训机构一般是从当年7月至次年6月为一个财年,而暑假这两个月的营收占四成。陈泽鸿说,“很多机构的暑期班的价格在需求的催动下会有上涨,所以此时的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是相当重要的。”
陈泽鸿建议,首先,正规的课外培训机构本身要加强观念宣传,要明确商业价值背后的“教育责任”,尊重教学与育人规律,公开公平竞争;其次,教育、工商等政府部门也要有效监管和扶持,一方面严厉取缔无牌无证培训机构,另一方面鼓励在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可以在职称考评、职业道路规划中享受“同等待遇”,培育市场良性发展。
广州凡科教育机构总裁唐俊京也强烈呼吁,加强课外辅导行业自律,促进市场良行发展并形成行业规章制度。“希望通过同行的努力,制定一套高质量的行业标准,把合作与竞争、和谐与共赢放在首位,令课外辅导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为整个行业提供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
专家建议
如何在疯狂的“第三学期”中冷静选择,从真真假假的市场中辨别良莠?昨日,记者特地采访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学处有关负责人,让他给家长们支招:
第一招:看品牌
“通常大型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对师资来源和测评都比较严格,机构品牌比较响亮的,通常教师素质整体较强”,正规机构都要求至少大专或者本科以上学历,而且一定要有教师资格证才招聘进来。
第二招:查证件
学生、家长在选择暑期培训班时,最好要求该机构出示《办学许可证》、《教师资格证》。对于聘请外教教学的机构,还应了解外教是否有在亚洲国家执教的经历。
第三招:比三家
“不能贪便宜,不能盲从,要保持理性态度”,不同的课程会有不同的收费,不同经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价钱,家长在报名时一定要认真咨询,一方面向机构了解执教老师的概况,一方面多跟熟悉的其他家长交流,尽量选择圈子领域内口碑比较好的老师的班。
第四招:亲考察
试听课、体验课一定要带着孩子亲身去,不要怕麻烦。“不仅是选择报什么课程,也是考察带班老师的好机会”,多去几次再做判断。
第五招:留单据
不少培训机构会与家长签订承诺书,家长应要求承诺书中注明退款条件、退款时间等,同时看清楚各种条款是否合理,培训机构发的招生简章,收费收据等资料要注意收集和保存,一旦发生纠纷,可作证据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