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百度新闻发布2011年度热搜词榜:动车事故居榜首



【相关新闻】人民网点评2011年度百度新闻人物榜:“英雄”退潮网民集体怀旧

  编者按:百度新闻2011热搜词榜出炉,人民网特约舆情专家、武汉大学教授沈阳对该榜单作了点评分析。

    尘埃乍起是新闻学,尘埃飞扬是社会学,尘埃落定是历史学,穿越三个学科,回眸2011年的网络新闻热搜词,可以发现它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网友心态的指南针、民情冷暖的温度计。

  温州动车事故---“7·23”之殇

  7·23事件充分彰显了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自媒体的力量:博友和传统媒体最早报道相隔40分钟,揭示了微博“黄金1小时”的优势;在微博这个“网民大会堂”里,救援寻人、真相探究、事故问责……网民交流激情四溢;虽谣言与真相齐飞,但平台自我净化功能大大增强;从线上追问到线下救援,你我都是“乘客”,而不再是“看客”,中国网民的公民意识的提高,可见一斑。事发救援“第一季”刚过,事故调查“第二季”呼啸而来。

  日本地震核泄露---“你抢盐了吗?”

  由于受到“日本大地震核辐射可能导致海水污染”谣言的影响,中国多地出现民众抢盐浪潮。这种基于理性的非理性行为遭到了众网友的冷嘲热讽,诸如“大核民族”、“盐慌子孙”的笑话层出不穷。而抢盐者与退盐者哪个更值得同情,亦成为网民热议话题。一些人将其归因于抢购者的愚昧无知,另一些人则直指有关部门公信力的下降。事态的迅速平息,从侧面彰显了传媒媒体和公信力的重要性。但无论如何,这场浪潮所折射的中国社会百态,值得细细品味。

  个税起征点3500元---起征点与民意

  在建党90周年前夕,通过个税调整方案,颇具象征意味。征询民意、几经讨论,个税起征点最终从3000元上调至3500元。其间差距,尽管被人讥讽为“小恩小惠”,但“尊重民意”的评价依然在网上占据了压倒性优势。正如全国人大常委程贻举所言:“我认为个人所得税法不是5000元、3000元的问题,而是如何更认真地对待群众意见和老百姓的关注问题”。

  中东局势---大国崛起与核心利益

  2010年12月,突尼斯动乱,拉开了西方所谓“阿拉伯之春”的序幕。时至今日,这一持续了近一年的动荡,已导致中东北非地区多个国家的政治强人下台,却依然没有终止的迹象。所谓,“得中东者得天下”。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意识到,“大中东”这一亚非欧三洲心脏部位,作为能源富集地的战略地位。于是,从切身利益出发,中、美等大国围绕这一地区所展开的博弈也就摄人眼球了。

  乔布斯去世---永远的“乔帮主”

  美国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逝世在中国所引发的新闻海啸甚至压过了美国民众“占领华尔街”运动。这位重塑多个产业链、创建全球最大市值公司的传奇人物,被中国“粉丝”们尊称为“乔帮主”,大家通过微博、QQ个性签名等多种渠道表达了深深的哀悼和缅怀。人民网、新华网也以头条报道加入悼念行列。悲情过去便是理性,有网友发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自己的乔布斯?”,更有网友调侃:“乔布斯要生在中国八成就搞房地产了”。言近意远。

  拉登被击毙---庆贺还是缅怀?

  十年前,9·11事件传来,庆祝还是哀悼,不同意见持有者之间展开激烈交锋;十年后,面对本·拉登之死,这一抉择依然是个问题。事发后,央视国防军事频道总监张欣在微博中称拉登为“阿拉伯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尽管招致斥责,张也旋即道歉删帖,但在网络世界中,持相同意见者也较为普遍。对于本·拉登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体现对美国的态度。

  中国航母---百年圆梦

    中国航母,世界瞩目。从媒体猜测,到“瓦格良”即将下水讯息的传出,国内民众久已期待的内心被撩拨地滚烫滚烫,更在网上引发更为壮阔的关注热潮。有网友倡议为首艘航母起名,也有网友进行了冷思考,“而在一项有上万名网友参与的调查中,超过八成网友表示愿意为建造航母捐款。其中,77.53%的网友表示愿意无条件捐款,只因自己是个爱国者。”

  欧债危机---压倒性一致

  谁都无法否认中国当下官方与民间、体制内与体制外两个舆论场的存在。与北京空气质量、神八“拥吻”天宫等公共话题不同,在“欧债”问题上,两个舆论场达成了难得的一致。对于胡锦涛主席在G20峰会上的表态“解决欧洲债务问题主要还是要靠欧洲。我们相信欧洲完全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债务问题”,网上支持者占据压倒性优势。

  李娜法网夺冠---“娜么美”

  6月4日,李娜登顶法网,成为第一个赢取大满贯冠军的亚洲人。消息传开,举国关注。五分钟内,网友发布的祝贺微博超过30万条,夺冠消息转发速度更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网上网下齐声赞颂,“娜么美”、“娜太神了”的谐音标题层出不穷。而李娜以“个体户”的方式游走于江湖并大获全胜,更令得“举国体制破产论”几乎在各大论坛成为压倒性论调,进而引发主流媒体的“校正”。如何审视我国运动员培养体制,其完善的空间和改革的方向究竟在哪里,也许这是李娜留给我们的另外一笔宝贵财富。

  郭美美事件---!!!

  郭美美,一个神奇的女孩,在2011年下半年,赚足了中国网民的眼球。就是这么一个90后姑娘,先是通过炫富掀起风暴;继而通过郎咸平访谈,重返聚光灯下;而后,其一连串大举进军娱乐圈的公关,让众媒体陷入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报道,还是不报道?这真是个问题!——一场有关新闻业务的争论就此展开。面对这一审丑利益链条,央视新闻评论员白岩松感慨:“丑闻是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而低调反而成了低调拥有者的墓志铭”。

    总结:

    从上述热搜词可以充分挖掘这一年来中国网民所走过的心路历程。可以总结为:公平的感伤,透明的渴望,变革的期盼。

    这是网络狂欢的时代,这是理性思考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中,无论郭美美、李娜、乔布斯,亦或是温州动车事故中的铁道部,“他们从来都不是主人公,他们只是深度公共事件的源头和切入点”。就此,公众借助网络发出自己呼唤,密切关注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秩序维护、公共道德伸张等一些列重大社会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公民意识在增强,弱者心态在淡化,他们的见闻更加广博,意志也更加坚定。保持理性与透明,谋求变革与发展,愈发成为时代的主题。

    官方和民间、体制内与体制外两个舆论场的出现,给政府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欧洲债务危机、中国航母发展等问题上,两个能量场出现了吻合和统一,但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却是各说各话。于是,舆论的监督、追问将无孔不入、无时不有。从外交到内政,从经济建设到国防规划,有关部门须适应当下中国舆论生态,更多地尊重民意,以适应中国未来发展之大势。而个税起征点提高的论证过程,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从内容到形式,新闻热搜词既有个性化的体现,又有社会化的表达。“蒜你狠”刚走,“盐王爷”又来,笑中含泪,泪中含笑;“娜一吻”、“娜么美””、“娜太牛了”,柔美动人却又豪气冲天。有时,庄严肃穆的表达方式未必能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反而那些带着戏谑、娱乐化的民意表达更能奏效。须知,娱乐本身就是一种颠覆力量,它所包含的隐喻性的批判,更能切中时弊,直指心性。

    新闻热搜词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从“新奇特”的新闻事件到负面新闻链条,从偶尔的零星消息发布到负面新闻议程的设置——郭美美事件由一个个体肤浅的炫富行为竟演变为一场对中国官方慈善组织的质疑、对传媒职业规范的讨论;而李娜法网夺冠的喜悦,更引来了网友对举国办体育体制的批判……在这些舆论场的形成过程中,传统媒体时常陷入一种被裹挟的局面,逐渐让渡出部分议程设置的权力。

    新闻热搜词的情感共鸣,也体现了网民自我角色的道德要求归一化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网民情绪快速传播,急速共振的特点——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中悲痛的传递、李娜夺冠时欣喜的张扬、乔布斯去世时痛惜的传递、中国航母试水时自豪的洋溢……无不借助多级传播在网民间传递、酝酿、发酵、共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