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3puok.com 2010-05-06 12:01:36
- 随着“做强才能做大”共识的加深,目前我国零售企业正在从大规模开店扩张向强化内部管理转变。如何降低成本是零售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相比房租和劳动力两项主要成本,超市能耗的可调控空间相对较大。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近公布的《超市行业节能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超市中存在着惊人的能源消耗。被调查的全国20家营业面积在8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综合超市,平均年用电量为145万千瓦时,需支付总的用电费用约为130万元/年,占门店销售总额的1.52%;平均每家门店包装物(包括购物袋、撕裂袋、包装盒等)年费用额超过40万元,占门店销售额的0.5%;每家门店水和燃气(油)所需费用分别在3.5万和3万元左右。
节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超市等零售企业提升盈利水平的内在需要,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十一五”规划提出年均能耗降低4%,今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要求由政府引导商业节能,要求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推广采用高效节能的办公设备、电器、照明产品等。而《报告》中所反映的超市节能现状不容乐观。
首先,电耗在超市的全部能耗中占有大量比重。《报告》显示,冷冻冷藏、电热柜等生鲜、熟食区域设备,用电占超市用电量总量的40%—50%,空调用电约占25%—35%,照明设备用电约占15%—25%。
在零售业净利润仅为零售额1%到2%左右的今天,以商业用电电费每度一元计算,节约一度电的成本相当于增加大约100元的零售额。节电对于零售企业,尤其对于成规模的连锁店来说更具吸引力,采取适合的节能降耗措施所能增加的零售额更是会成倍增长的。
据一项对中美两国用电情况的调查显示,我国空调系统耗电占总耗电量的百分比达25%至35%左右,高出美国15个百分点以上,可见我国空调系统节能的潜力巨大。
除电耗外,包装物浪费也不容忽视。被调查的年销售额逾5000万元的超市中,包装物(包括购物袋、撕裂袋、包装盒等)年费用额平均超过40万元,这些易耗品占到门店销售总额的0.5%—0.8%。除了被大量消耗外,超市中的大部分包装物多以废品形式被出售,每年损失资金近千万元。
其实,作为废品出售的包装箱很大一部分初次使用后没有太大的损坏,如果再次利用,在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对作为纸箱的原料的消耗。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行业信息与研究部主任杨青松介绍,我国超市行业每年消耗包装物近50亿元,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
此外,《报告》所调查的超市水和燃气(油)平均所需费用分别在3万元左右。
影响超市节能降耗工作的主要原因包括,全社会节能意识不强,一次性投入较大,对节能效果信心不足。
针对上述原因,《报告》认为超市方面可以考虑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手段节能,即技术手段、合作模式。
技术手段包括冷冻冷藏设备系统的控制、照明节能、中央空调节能等。
冷冻冷藏设备系统的控制,是指对压缩机头、冷凝器、机组、系统支路以及融霜系统的控制;在照明节能方面,减少配电线路的损耗、优化配电方式,通过单相改两相三线或三相四线,使电能的线损下降75%—80%;在中央空调节能方面,采用变频空调节电,使用自动控制系统,对中央空调水泵进行变频改造,变频器根据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负载变化调整水泵电机的转速,在满足正常工作情况下使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做出调节,实现节能。
相比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管理。
管理手段包括加强对超市、便利店员工的教育和培训管理,培养员工自觉节水节电的意识。加强对收银员培训和消费者的引导,降低购物袋使用量;通过店堂宣传提高顾客对节约的认同感;通过积分礼品等手段鼓励消费者减少使用购物袋,尽量自带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如布袋);超市可以尝试提供可循环使用的包装袋并对购物袋少量收费,以减少消费者的使用量。超市制订相应的流程,由配送中心回购或由其他流程控制包装箱的流通,使其可以再次进入运输环节,并在储存过程中实现其循环使用;还可以学习国际经验,设立一些废品回收点(如塑料袋、废旧电池、电器等)。
在合作模式上,超市应该更加注重运用先进的能源管理方式,与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进行深层次的合作。
(经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