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3puok.com 2010-04-23 12:13:38
- 网吧监管将继续深化
网吧作为信息化启蒙与普及的最有力、最低廉的终端,由于产生时间还不长,还未真正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网络文化产业,在现阶段的中国也就必然会存在甚至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最近,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网吧管理工作的通知》,决定在今年6月至8月组织一次全国范围的网吧管理专项督查行动。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负责人表示,2004年在全国开展的网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实现由专项整治转入深化管理、构建长效机制,仍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他提出,今后的网吧管理要从严格执法、宏观调控、市场引导等方面给予重视。这表明网吧监管还将继续深化,同时暗示着网吧的管理机关在整治行动中也逐渐成熟,逐渐摈弃了从前的运动式、非常规治理方式。
新网游批判即将来临
网吧作为网络游戏的销售、消费渠道,积极发挥着游戏产业链终端的作用,它们之间本质上是一种互惠互利、协同生存的关系。然而由于网吧与网络游戏都属于新兴的网络文化产业,都缺乏行业代言人与自律精神,因此,两者目前尚徘徊于政策和法律的边缘,随时都可能引发行业性的整顿与批判,而对其中任何一方的整顿与批判都必将涉及并损害到另一方的利益。
目前,国内已经在运营的网络游戏达到200多款,同时海内外的游戏巨头和网络公司也正在纷纷努力进入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造成了行业内参差不齐、马太效应加剧、各种违法违规游戏泛滥、青少年网络游戏上瘾等严峻现状,这一现状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一场新网游批判迟早可能来临,而因网络游戏批判而引起的网吧间接批判也将有可能随之来临。
促连锁优化市场结构
就目前国内存在的连锁和单体两种网吧类型而言,连锁业态被认为更符合品牌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也更便于执法机关的管理从而减少政府管理成本。但是,近一年多来网吧连锁经营的整体状况却表明当初的“跑马占地”时的理想和预期并没有实现,反而越发使得网吧行业陷入了连锁的困境之中。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连锁业态本身不成熟、产业链不完整、良性制度环境的缺失、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漠视、相关法律和政策问题研究的缺乏等。经过失败与思考,连锁运营公司与管理部门都认识到只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改造和提升现有网吧产业,改善其社会形象,加强政策引导,消除地方保护,优化网吧市场结构,引导网吧向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方向健康发展才是根本。
税收政策可能出现倾斜
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然而网吧行业如今却被高税收所困扰。据统计,网吧现今所应纳税额占网吧营业总额的25.53%,本应属于服务行业的网吧如今却在按娱乐行业征收高达20%的税收。较重的税负,造成了“依法纳税只能亏损,偷税漏税才能保本经营”的反规则局面,导致各地网吧偷税漏税成风,理论上的税收制度无法在实践中实现,规则、制度被架空,各地要求改变网吧税收现状的呼声也是一阵高过一阵。
2005年初在武汉举行的中国首届连锁网吧高层论坛上,有关人士表示,将利用税收政策的优惠来促进网吧连锁。虽然究竟减免哪种税种并未明确,但是从税收上进行支持是连锁网吧差异化竞争的优势之一,这个目录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台。
牌照审批制有望开禁
2004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意见的通知》中规定:从专项整治之日起,暂停审批新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政府当时采取这样一项整治措施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对现存的全国网吧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对违规的网吧给予治理,以期为以后进入的网吧提供一个良好的产业环境;另一方面,暂停审批也是为了遏制由于无序审批所导致的黑网吧数量日益增多的现象,调整网吧市场秩序。
但是,随着整治行动的结束,众人期盼的网吧审批制度却迟迟未予以解冻,从而造成一批因政策因素而无奈萌生的“黑网吧”。值得高兴的是,据了解,有的地方文化部门日前已经开始解除停止批准新网吧的禁令,最早采取行动的福建泉州市文化部门已经决定在今年开放对《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审批。但愿这次解冻能够为网吧业的再次繁荣奠定基础。
社会与行业双管齐下
要改善网吧的形象,提升其行业地位,就必须协同作战,发挥官、产、学、研一体化,社会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针。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有关负责人在《关于进一步深化网吧管理工作的通知》颁布时表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健全文化市场举报工作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认真办理群众举报。建立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要巩固已建立起的网吧社会监督员队伍,并对社会监督员实施动态管理,保证监督效果。有条件的地方做到每个学校、每个社区、每个村一名社会监督员,以便及时发现黑网吧和网吧违法经营行为。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网吧行业协会的指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自我管理和监督,努力实现行业自律。
修改《条例》迫在眉睫
由于目前一直沿用的网吧管理《条例》是在“蓝极速网吧纵火事件”发生不到六个月后就出台的一部行政法规,因此难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合理之处。例如,将《条例》定位为管理型法,而非自治型法或回应型法;剥夺未成年人的自由选择网络、接受网络学习和教育的宪法性权利;人为地限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时间;在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是网络游戏,什么是非网络游戏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禁止经营非网络游戏的规定等等,《条例》中很多方面在行业内都还存在异议。同时,网吧业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实践也提醒着政府管理部门,对《条例》中的个别条文进行修改势在必行,否则就可能成为网吧业发展道路上的一种政策障碍。
应该说,政府管理部门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修改《条例》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不止一次在各种网吧发展研讨会议等公开场合提出要对网吧管理《条例》进行修改的想法,而在今年的两会上也有人大代表专门针对《条例》的修改提出了议案。有权威业内人士分析,政府管理部门很可能在今年年底对《条例》进行修改,其中营业时间限制、未成年人禁入、税收、牌照等问题也都有望得以松动。如何正确引导和管理,从而为网吧业创造一个良性的、有竞争力的制度、政策环境,将再次成为衡量和考验政策决策者及执行者智慧的一次尝试。(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赵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