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论坛全新上线,访问地址:http://www.3puok.com/bbs/......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热点点评 >> 正文内容
  • 耀眼的万达560亿商业帝国狂想曲
  • www.3puok.com 2010-01-04 10:00:43 
  •      在大部分的房地产企业都在为资金链紧绷而头疼不已的时候,万达频繁的扩张举动异常耀眼。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十月至今,万达公开宣布的商业广场投资计划总额已经超过560亿元,对于目前年销售额仅200亿元的万达来说,这一切似乎更像是一曲"狂想"。

      560亿的未来

      3月9日,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在众多媒体的闪光灯下,万达集团投资武汉三大项目的签约仪式正式举行。

      武汉万达广场

      现场,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笑容满面地宣布,万达非常看好武汉的投资环境,继武汉万达广场之后,万达集团将再次投资百亿元参与武汉"中国梅花产业基地"、新华西路商业中心、武昌滨江商业中心等三大项目的建设,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

      此前不久,万达位于成都金牛区的城市广场项目刚刚正式开工建设。占地面积203亩,开发面积达120万平米的城市广场投资额高达80亿元。"甚至可能超过80亿达到100亿。"此前,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万达集团企业文化部经理石雪清表示。

      同时,来自湖北宜昌当地媒体的报道消息也称,万达投资20亿元的宜昌万达广场已经签约,今年6月将动工,两年后建成。

      在大部分的房地产企业都在为资金链紧绷而头疼不已的时候,万达频繁的扩张举动异常耀眼。而事实上,万达集团在土地市场的动作早已引起了很多分析人士的注意。

      从去年10月开始,沉寂大半年之久的万达集团开始在土地市场上高调露面。据观点地产网不完全统计,2008年第四季度万达已在成都、上海、唐山等地拿出了50多个亿增加项目储备。

      进入2009年后,万达的扩张仍未有停止的迹象,石家庄、宜昌、武汉等地相继传出万达将投资建设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的消息。

      3月份在北京参加政协会议的王健林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将是万达投资扩张最明显的一年:"我们将拿出200个亿增加土地储备,全年买地计划为12-15块,新增土地面积将达到500万平米。"

      "如此频繁的巨资拿地举动将给企业未来带来很大的资金风险,对于以商业地产开发为主的企业来说,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土地储备。"中国人民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的鲁炳全教授在接受观点地产网采访时表示。

      在王健林为万达描绘的"蓝图"中,万达的商业帝国将遍布中国37个一、二、三线城市,部分一线城市甚至有多个万达商业广场的布局。

      而除了以万达广场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外,万达似乎还有意在住宅地产方面扩张。此前不久重庆一名资深业内人士曾向观点地产网透露,万达一个准备投资200亿元的超级住宅项目将落户重庆,消息虽未能得到万达方面的正式回应,但该业内人士认为,根据万达在重庆各种"可疑"的迹象,"项目落户重庆的可能性极大"。

      事实上,据观点地产网的保守统计,即使不算重庆可能投资的这个200亿超级大盘,从去年10月份至今,万达公开宣布的投资就已包括武汉三大项目的100亿元、成都金牛区万达广场的80亿元、石家庄万达广场70亿元、上海万达广场20亿元、宜昌万达广场20亿元、西安万达广场30亿元、唐山万达广场80亿元、呼和浩特万达广场60亿元、南京万达广场105亿元等9笔巨额投资,金额已经超过560亿元。因此,一个最直接的疑问是,对于一个尚未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来说,万达巨额的投入资金究竟从何而来?

      资金迷雾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参加两会期间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曾表示,2007年万达即已实现了200亿元的销售目标,去年虽然受整体市场的影响造成了销售的减缓,但万达的销售仍然达到了200亿元左右。"我们计划今年实现300亿元的销售,净利润超过45亿元"。

      "这是可能的,一切皆有可能。"万达重庆项目公司负责人对王健林董事长透露的信息并不否认。然而,当观点地产网就此消息向万达总部企业文化部负责人求证时,对方却表示"目前万达并非上市公司,销售数据涉及商业机密。"但事实上,即使以王健林透露的200亿元销售额,显然也难以支撑万达的巨额投资计划:从去年10月份至今年2月,万达集团仅新购入土地的地价款就已经达到了100亿元左右。

      对此疑虑,万达重庆项目公司负责人表示,万达选择发展的很多城市都是相对落后的二三线城市,地价并不高,发展潜力很大,同时万达建设城市综合体的特点也给了地方政府很大的吸引力:"城市综合体项目本身的魅力,造成了各地政府的争相邀请,因此我们的地价都极具优势。"

      "一般来说,在商业地产开发的成本计算中,地价只占开发成本的30%左右,建设成本要占成本的65%,剩余的5%是招商成本。"一名业内人士表示,地价低显然不能作为万达回避资金问题的主要因素。

      私募与上市

      相比之下,另有消息称:"此前为了达成上市的目标,万达已经与战略投资者建银国际取得了合作,作为万达上市的必然步骤之一,相信万达有相当部分资金来源于此。"

      传言来源于王健林在不久前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透露的信息,王健林当时称:"2009年上半年万达将力争完成私募工作,引进战略投资者;下半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和高管期权的分配工作,择机上市"。

      就此事观点地产网向万达集团总部传递了采访提纲,但截止发稿为止,万达并未就此事做出相关回应。

      "万达谋求上市由来已久,但2008年国内IPO几乎停滞,万达的上市计划也遭搁浅,此时重提上市计划,万达显然对于资本市场的融资抱有很大的期望。"有分析人士称。

      但事实上,目前国内房企IPO的前景依然黯淡。

      从万达集团的官方网站上透露的信息或可发现,万达与银行的关系似乎颇为密切。09年2月1日,万达获得了北京银行2008年最佳合作伙伴称号;在2008年9月份,万达也被中国银行评为2008-2010年度中国银行总行级重点客户。

      单凭这些迹象显然还不能判断万达有能力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但在这一切可能的渠道之外,仍然无法找到万达资金的明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