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3puok.com 2010-01-04 09:41:47
- 提起市场类商业,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是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人流拥挤、购物环境很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北京的市场类商业开始面临新的调整。最近新开业的第三极、3·3、秀水2号等新一代市场商业已经开始彻底改变人们对市场类商业的认识,不仅购物环境提升了,而且购物人群变“窄”了,从大众化走向小众化、细分化。
调整是必然
商务部研究院商品流通研究部赵萍博士认为,市场类商业走向小众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据赵萍博士介绍,市场类商业在国外一般有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本身是市场,发展很多年依旧是市场,没有形成有组织的商业形式,如集贸市场、农贸市场等;另一种则是组织程度相对较高的市场商业形态,主要由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来规划建设,这种形式的代表就是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的形式,此类市场类商业形式,无论品牌建设,还是整个商业组织管理、公共关系形象宣传,都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极、3·3等市场类商业形式的出现,改变了单纯的市场商业模式。但是,又没有走大型化购物中心的模式,而是采用了小众化、个性化、精品化路线,把目标客户群锁定在部分特定人群上。

经营避开大众化
既然在市场定位上,小众化市场已经有别于大众化市场,那么经营上,此类市场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赵萍博士认为,“小众化的定位决定这类市场客流量不是很大,但是这个市场有稳定的消费群体,这些消费群体本身购买能力也比较强,在这类市场里做经营,收益会相对比较稳定,利润率会比较高一点,但小众化的定位也决定了这类市场的经营管理不能和大众化的市场一样。一旦小众市场也出现人流如织的情况,就会逐渐丧失一批忠实的客户。因为小众化的市场消费主体需要与众不同的消费环境,就是在这个市场消费,意味着个性体现,而不是消费那些很流行的东西。”
国际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理事长朱凌波认为,小众化市场应该在所谓差异化竞争上做调整。现在商业有一种分法,说硬商业和软商业,硬商业就是购物,软商业则是休闲、娱乐、运动、文化配套。现在小众化市场多半提倡体验式购物,重点就在软商业上,这种“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上,更要放在具体的经营中去。
因此,朱凌波认为,软硬商业能否形成最佳的比例,能不能留住人气,形成公众的区域性市场,是小众化市场能否取得成功的很关键因素。